文:蔡壘磊
昨天有人問,說為啥網絡上有人能靠裝瘋賣傻賺錢?這個世界有點看不懂了。是的,看不懂,說明你缺失了一些重要的認知,今天我來給你補齊它。
我們以前說,一鋪養三代。那一鋪為什么能養三代呢?因為它是能“生產價值”的稀缺的生產資料。這種鋪子肯定是在常規人流量一直很大的地方,它賺的是什么錢?人流的錢——你們都要去那里趕集,而這個區域的容量有限,那么在里面占了位子的,自然就會有大量的曝光。哪怕主人家沒有自己做生意的能力,它也可以租出去,幫別人生產“流量價值”,從而獲得高額的租金。
看,流量流量,地產里的旺鋪,它本質上也是個流量生意。所以流量為什么這么貴?它不是互聯網時代的特點,流量從古至今都貴。
時不時就有人問我,能不能投資沿街店面?雖然我不知道這些人的店面都在哪里,但從大致原則來看,不行。理由很簡單,線下是注定會繼續萎縮的,因為效率太低了。低在哪里?我隨便舉幾個例子,沒有互聯網的時候,我除了本地特色的東西以外,基本啥也吃不上;我去不同的小店買同樣的東西,東頭和西頭的價格就能差很多;服務員營業員店主等角色時常態度惡劣——還要再舉嗎?所謂“互聯網替代了線下的營生”,不過是一群本來就該被淘汰的人,去到了該去的位置,消除了“德不配位”而已。
人們喜愛互聯網,并不是因為誰的鼓動,而是他們自己的選擇。所以你說我們還會不會再次回歸線下,make線下great again?絕對不可能,喊喊口號而已,因為那叫“逆天而行”,是會把自己搞死的。
旺鋪經濟,是注定要落幕的,轉而變成什么?流量經濟——你要從旺鋪經濟里,把那個“旺”字的本質給抽出來,才能知道未來的方向在哪里。流量在哪里,注意力在哪里,人們的時間都花在哪里,生產價值的生產資料就在哪里。
一個1小時有100萬人看過的視頻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就在剛剛的1小時里,有100萬人經過你家的門口,這在現實中是擠不下的,再旺的地方也擠不下,但線上可以。所以你知道為什么那些人要裝瘋賣傻,要擦邊,要博眼球了嗎?你還覺得他們在做的事情沒有意義嗎?100萬人一瞬間涌入你家,是不是你就在旁邊弄個攤,賣點瓜子,都能成為鎮上的首富?這就是新時代的商業地產,而那些在搞流量的人,本質上是在儲存新時代的資產,你還傻乎乎的以為他們只是低俗。
很多人現在還覺得小楊哥這幫人賺錢太多,是社會的悲哀,因為他們覺得這很離奇,一個人就在鏡頭前耍耍寶,也沒輸出什么有營養的東西,就能掙這么多錢——你去看一眼他們每天的流量,相當于他們在全國主要城市都開滿了自己的萬達廣場,你還會覺得他們成為富豪很離奇嗎?
你以為的那一套,過時了,過時的本質,是你沒有抓住事物的核心,刻舟求劍,總以舊眼光去看待新時代,新事物披個衣服,你就認不出來了。前兩天還有人留言說,以后都是線上辦公了,是不是房子地段也沒那么重要了?對,你說得對,未來人們都是宅在家里的,都是在線上獲取所有的快樂和體驗,食物,配送;水,配送;衣服,配送,所有東西都是配送,不需要逛街,不需要酒吧蹦迪,不需要隔壁有菜市場,甚至不需要有學校,因為學習也是線上,社交也是線上。所以10年20年后,更重要的并不是房子的地段,而是線上的地段。
然后底下就有人追問了,說那什么才是“線上的地段”?線上的地段,就是你在線上的品牌,你在線上的區位正常能經過的人流——這是商業地產;然后是你有資格進入的圈子,社群,每天在高頻交互的人群類型,能接觸到的信息的優質程度,能體驗到的精神享受——這是住宅。
發現沒有?東西的實質沒變,但載體全變了,線下的club也全跑線上去了——大家都是在線上,先通過圈層篩選工具圈在一起,然后才會約線下。所以未來什么才是更好的資產?線上的資產才是更好的資產;而線下的那些,不是說馬上就會完蛋,而是會慢慢消亡——對于未來注定萎縮的事物,你消費完全沒問題,可要是投資,就不太行。
(完)
我是蔡壘磊,感謝你的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