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北京"兩區"建設五周年重點園區專場發布會召開。在會上,來自西城、豐臺、石景山、房山、延慶五個區的負責人向大家"提交"了五年來各自在北京"兩區"建設中的答卷。每一個重點園區都緊抓自身產業特點,努力打造北京"兩區"新標桿。從多種"首創"政策賦能,到"黨建+營商"的貼心舉措;從引入高校團隊打造特色高端產業,到搭建高精尖創新成果與企業無縫對接平臺;再從工業遺跡蝶變打造城市秀場,到依照地勢地形建設消費新場景,傳統金融區也能成為商業消費新高地。
創新政策賦能 持續優化區域營商環境
北京商報記者在會上了解到,五年來,西城區將創新政策賦能作為第一抓手,扎實落實優化政策,使區域內金融業增加值年均增長6.9%,2024年達到2797億元,約占全市34.3%;駐區金融機構資產規模年均增長6%,2024年達156.05萬億元,約占全市70.3%;金融業三級稅收2024年達4023.77億元,約占全市67.7%,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特別是首都金融開放發展作出了"金融街貢獻"。西城區政府副區長崔智生在發布會上表示,西城區在創新政策賦能優化營商環境上有很多個全市"首創"。首創"雙管家""四創"服務機制;發布北京市首個有關金融業擴大開放的地方政策"金開十條",出臺"金科十條""金服十條",共同構筑承接金融改革開放任務的政策"金三角";發布全市首個地方性支持證券交易所的政策"服務北交所十條"。
發布會上,豐臺區政府副區長高崇耀介紹,麗澤金融商務區首創性創新項目集群落地。形成了市場首筆掛鉤"碳減排指數"的互換交易、全國首筆"司庫+CIPS"電匯匯款業務等50多個創新案例和金融產品。麗澤金融商務區結合自身情況開創了新型園區發展模式。建立麗澤工委管委會、麗澤發展理事會、麗澤控股集團、論壇年會、數智平臺的"五位一體"發展服務模式。圍繞"黨建+營商",做實做優"麗澤辦島"服務品牌,打造聚合基層黨建、企業服務、產業促進、商事志愿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提供黨建服務、人才引進、住房保障、子女入學保障等,持續構建"零距離+深鏈接+高黏性"的服務體系。
注重人才引進 助力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
房山區的綠色能源產業發展是區內重點發展產業, 更是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的支柱產業。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成為區內特色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房山區政府副區長高武軍介紹,2025年3月,房山區獲批北京市新型儲能電站應用示范區,4月,《北京市新型儲能電站應用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印發,將基地首批11個儲能電站試點項目納入方案,6月基地還獲批了在園區內建設全國高校綠色能源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北京),這也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個聚焦綠色能源領域的中心。人才的強勢流入,為園區的綠色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心劑。已入駐的高校包括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北京石油化工學院4所綠色能源優勢院校,其涉及相關專業19個,相關平臺17個。匯集綠色能源領域教授、研究員等專業人才200余人。除此之外,基地還與懷柔國家實驗室合作,依托能源領域科技力量,強化產研協同與清華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浙江大學等京內外13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 并與北京科技職業大學共同培養綠色能源產業高水平職業技術人才。
延慶區以科技創新為引擎、綠色發展為底色,錨定低空產業等特色方向,著力打造京西北科技創新特色發展區。在中關村延慶園,除了建立"上下貫通"的工作推進體系,夯實"一園兩區"創新發展格局的大框架,還精準培育高精尖低空技術人才,聚焦對接高效適配培育"融合聯動"的產業創新體系。延慶區政府副區長、中關村延慶園管委會主任蘇禮華在會上介紹到,在技術培育方面,園區引進了中國工程院楊鳳田院士團隊,設立北京氫能航空創新研究院,重點攻關了氫能飛機、氫渦輪機等技術研發和創新。聯合北航、北方工大共建先進垂直起降飛行器技術,空地協同自主式交通智能控制等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并與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聯合成立八達嶺低空安全研究院。這些創新資源的聚集加速了園區低空經濟產業的快速發展。另外,園區為孵化成功的創新技術與應用,企業間設置了特別的"快行道",打造"以企為貴"的一流營商環境,從根本上解決人才供需脫節的問題,更好地推動園區產業發展。
打造多層次生活場景 建立消費新高地
"兩區"建設以來,首鋼園堅持"開放引領、創新驅動、活力重塑"發展理念,成功引進外資企業48家,園區集聚企業941家,實現年產值突破730億元,累計舉辦服貿會等國際活動近千場。有力推動昔日的工業銹帶蝶變為充滿活力的城市秀場。石景山區政府副區長胡浩介紹到,五年來,首鋼園深化冬奧遺產和工業遺存保護利用,打造聚落式會展場所,構建特色城市景觀。不僅升級改造了服貿會峰會會場,還承接了滑雪大跳臺世界杯、WTT中國大滿貫等國際賽事,落地二次元動漫節、精釀啤酒節等主題IP活動,成為首發、首秀、首展、首體驗的薈萃地,打造了商文旅深度融合的綜合性會展小鎮。
麗澤金融商務區除了擁有新型金融功能區的稱號外,依托綠化資源和建筑高點優勢,推出"麗澤趣野""麗澤食客""天空之鏡"等創新消費新場景,重構城市休憩和商業空間。高端酒店與特色餐飲聯合還構建起了文體商旅融合矩陣。在文化消費端,園區內聯合駐區企業及樓宇開展垂直馬拉松、交響音樂會、國際消費季等主題消費活動。高崇耀表示,麗澤金融商務區還建成了城市運動休閑公園、濱水文化公園、核心區南區綠地和金中都城遺址公園等綠色空間。2025年1月,16號線麗澤商務區站開通,實現了與14號線換乘。4月,麗澤路全線通車,麗澤大交通格局已初步形成,這也為麗澤金融商務區全方位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北京商報記者 張笑嫣/文并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