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哈密市中心醫院手術室里,一場與死神賽跑的生命保衛戰終獲勝利——來自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援疆專家、肝膽外科醫生程瑤,成功完成西北地區首例高難度膽道手術,為68歲的晚期膽管癌患者楊女士打通了生命通道,將她從“僅剩兩月生命”的絕境中拉了回來。
援疆專家程瑤醫生正在帶領當地醫生為患者進行手術/圖源 重醫附二院
楊女士是一位退休職工,不久前因腹痛就醫,被確診為膽管癌晚期,還出現了梗阻性黃疸,膽汁無法排出,病情危急到連外科根治手術的機會都已失去。醫生們評估后認為,解除膽道梗阻是延長生命的關鍵,常規的ERCP下支架置入術雖理想,但難度極大,當地團隊對此并無十足把握。就在患者和家屬陷入絕望時,他們找到了重慶援疆醫療隊隊長程瑤。“看著他們眼里的求生渴望,我不能退縮。”程瑤回憶時說。
經過反復研判,程瑤決定跳出常規,采用“經皮肝穿刺膽道鏡直視下膽道支架置入術”這一創新術式,簡單說就是通過肝臟上的極細通道,在膽道鏡精準引導下,直接在梗阻的膽道里架起“生命之橋”。這種術式對操作精度要求極高,此前在新疆、甘肅、陜西等西北地區從未有過成功案例。手術中,程瑤帶領哈密市中心醫院團隊穩步操作,隨著支架精準跨越梗阻區域,淤積的膽汁順暢流出,楊女士的黃疸危機解除,不僅疼痛大幅緩解,更為后續治療爭取了寶貴時間。
“這例西北首例手術的成功,不只是技術突破,更彰顯了醫療援疆的深意。”哈密市中心醫院相關負責人感慨,程瑤帶來的不只是一臺手術,更通過手把手帶教,填補了當地在該領域的空白,真正體現了造血式援疆的價值。
事實上,自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牽頭組建渝哈衛生健康交流合作醫療隊以來,這樣的故事不斷上演。援疆專家們通過開展高難度手術、培訓當地醫護、搭建新診療科室,持續為哈密醫療衛生事業注入動力。如今,這例西北首例手術的成功,不僅是重慶援疆力量的又一見證,更讓人們看到,隨著渝哈合作的深入,將有更多像程瑤這樣的專家扎根邊疆,用醫術守護生命,用擔當筑牢民族團結與健康保障的基石。(資訊)
(文/程瑤、向秋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