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1日,在雅加達舉行的2025屆印尼防務展上,土耳其和印尼簽署了一份為期10年的五代機采購合同。印尼空軍準備豪擲100億美元,購買48架土耳其國產的“可汗”戰斗機,而且土耳其還答應向印尼轉移部分五代機技術,在印尼生產部分零部件。土耳其這是要搞哪樣?印尼又為啥相中了土耳其的戰機呢?
印尼為啥選土耳其?
印尼空軍現在的主力戰機,像33架F-16、16架蘇-27/30這些,都是老面孔了。飛機老了,維護成本那叫一個高,而且印尼自己還沒辦法對它們進行升級改造,就像開著一輛老破車,天天修還修不出新花樣。
之前印尼也想從別的國家買新戰機來改善局面。比如說,印尼和法國簽了購買42架“陣風”戰斗機的合同。但是后來印度在實戰中使用“陣風”的表現不太好,再加上2025年印巴空戰里,“陣風”被中國殲-10CE給擊落了,這一下,印尼對“陣風”的信心就大打折扣,這采購合同也就陷入了僵局。
印尼也考慮過韓國的KF-21戰斗機。印尼早就在2016年就參與到KF-21的項目里了,還承諾承擔20%的成本。但是后來,印尼和韓國在這個項目上產生了分歧,印尼覺得這錢花得不值,韓國又覺得印尼給這點錢還想拿核心技術,雙方鬧得不愉快,印尼的付款也延遲了,這合作就變得不那么順暢了。而且印尼空軍后來認定,KF-21的空戰能力還比不上殲-10CE,這也讓印尼對KF-21的興趣降低了不少。
就在這時候,土耳其帶著“可汗”戰斗機出現了。土耳其承諾得可多了,不僅要向印尼全面開放戰機制造工藝、材料技術和航電系統集成技術,還要在印尼本土建立生產線。這對印尼來說,吸引力可太大了。印尼一直想發展本國的航空工業,要是能通過引進“可汗”戰斗機,學到這些技術,那對提升本土航空工業能力可是大有幫助,說不定以后自己就能造先進戰機了,這是多少國家夢寐以求的事啊。
印尼作為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一直奉行著多元化合作的策略。它不想完全倒向西方,也不想過度依賴某一個國家,就想在大國之間保持戰略自主。土耳其呢,雖然是北約國家,但在很多事情上和美國等西方國家不太對付,算是北約里的“另類”。印尼選擇和土耳其合作,既能避免像購買美國F-35那樣受到各種政治限制,又能通過技術合作從西方陣營里獲取一些好處,這對印尼來說,是個不錯的平衡地緣政治的手段。
印尼軍方表示,購買“可汗”戰斗機是為了應對地區緊張局勢升級,加速空軍現代化進程。土耳其承諾提供戰機生產、技術轉讓以及十年的后勤維護服務,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印尼的軍事實力,讓印尼在地區安全問題上更有底氣。
“可汗”戰斗機到底啥水平?
土耳其對“可汗”的宣傳相當高調,宣稱這是一款重型五代機。但是,“可汗”的實際技術水平和自主程度,在國際上可是有不少爭議的。“可汗”戰斗機長度21米,翼展14米,最大起飛重量27噸,最大速度1.8馬赫,作戰半徑1100公里,雷達反射面積在0.01到0.1平方米之間。單從這些數據上看,好像還不錯,但和真正頂尖的五代機比起來,就有點不夠看了。
“可汗”目前使用的是美國通用電氣的F110發動機。這就好比一輛超級跑車,用的卻是別人的發動機,心里總歸不踏實。土耳其自己也知道這事兒不靠譜,一直在研發國產發動機,可到現在還沒研發出來呢。之前土耳其還傳出消息,說要買中國的渦扇-10發動機來裝備“可汗”戰斗機,這背后也反映出土耳其在發動機問題上的尷尬處境。要是美國哪天不高興了,不給土耳其提供F110發動機了,“可汗”戰斗機可能就面臨“心臟病”發作的危機。
“可汗”采用的是過時的加萊特式進氣道,而現在更先進的戰機,比如一些五代機,都采用DSI進氣道了。DSI進氣道好處可多了,結構簡單、重量輕,還能提升隱身性能。“可汗”用加萊特式進氣道,就好像穿著一身舊衣服去參加時尚派對,顯得有點格格不入。
雖然“可汗”宣稱自己雷達反射面積在0.01到0.1平方米之間,但和F-35等真正的隱身戰機相比,還是有差距的。F-35的隱身性能那可是經過實戰檢驗的,“可汗”在這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是在戰場上遇到真正的隱身高手,“可汗”可能還沒發現對方,就已經被對方鎖定了。“可汗”雖然配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紅外搜索跟蹤、電子戰能力等先進設備,但關鍵部件是不是國產的,還不太清楚。要是核心部件都依賴進口,那在戰時就很容易被別人卡脖子。
“可汗”戰斗機從設計到首飛,只用了五年時間,這速度確實驚人。不過,這也帶來了一些問題。俗話說“慢工出細活”,這么快的研發速度,很多細節上可能就會依賴歐美技術。國際上對“可汗”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有人覺得它就是個“半隱身”級別,離真正的五代機還有差距。
土耳其這步棋,到底能不能走通?
土耳其和印尼簽署這個大單,背后的算盤打得挺響。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對這筆交易非常重視,他表示希望這項協議能給兩國帶來巨大益處,還對參與“可汗”戰斗機生產和出口交易的土耳其機構表示祝賀。土耳其想通過出口“可汗”戰斗機,提升自己在國際軍工市場的地位,還能賺一筆錢來繼續投入到軍事研發中。
對于印尼來說,這也是一次冒險的嘗試。畢竟“可汗”戰斗機目前還只是原型機在飛,未來十年才會交付,這期間變數可太多了。要是土耳其的研發進度出問題,或者在生產過程中遇到技術難題解決不了,那印尼這100億美元可就打水漂了。而且,就算“可汗”戰斗機按時交付了,后續的維護、升級也是個大問題。印尼自己的航空工業基礎不算強,就算土耳其轉讓了部分技術,要完全消化吸收,還得花不少時間和精力。
土耳其為什么想買中國渦扇-10發動機?土耳其這么做,一方面可能是真的在發動機問題上遇到了困境,想找個可靠的替代方案;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想利用中國發動機來壓壓美國發動機的價格。美國的軍貿產品,價格向來貴得離譜,而且附帶的條件也多。土耳其之前買紅旗防空系統的時候,就玩過這一招,通過引入其他選擇,來增加自己和美國談判的籌碼。不過,從原型機使用美國F110發動機,再到改裝成中國渦扇-10發動機,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涉及到航電、飛控、機體設計等多方面的內容,就好比要把一輛汽油車改裝成電動車,難度可想而知。
總的來說,土耳其和印尼這筆軍貿大單,就像是一場大戲,目前只是拉開了帷幕,后續的發展充滿了不確定性。是土耳其成功靠“可汗”戰斗機在國際軍貿市場上闖出一片天,還是印尼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又或者在這過程中出現新的變數,讓我們拭目以待吧。說不定過不了多久,又會有新的消息傳來,讓我們繼續關注這場軍貿大戲的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