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和烏克蘭打了好幾年,遲遲不結束,自己的高官倒是倒下不少。
7月7日俄官方發布緊急通知,上午剛被普京解職的俄交通部長斯塔羅沃伊特,被發現在自己的車內身亡,旁邊還放著一把手槍,疑似自殺。這個時間點很不尋常,上午剛被解職,下午就自殺了,前后間隔僅數小時,內里到底有何隱情?
7月7日被解除職務的俄前交通部長斯塔羅沃伊特自殺身亡
斯塔羅沃伊特今年53歲,是2024年5月升任交通部長的,之前一直擔任庫爾斯克州州長。然而今年4月,他的繼任者阿列克謝·斯米爾諾夫被執法機構逮捕,罪名是挪用防御工事資金,涉案金額高達10億盧布。
調查結果顯示,這些資金本應用來加固邊境防御,結果卻被作他用,直接導致烏軍入侵庫爾斯克時,俄軍的防線形同虛設。這是二戰后俄羅斯領土首次被敵國占領,普京大為震怒。
而這些防御工事是在斯塔羅沃伊特任內啟動的,雖未直接涉案,但作為時任州長,或共犯或失察,他都難辭其咎。
在被解職前,斯塔羅沃伊特面臨的壓力也不小。自6月份以來,烏軍出動無人機對俄發起瘋狂空襲,俄羅斯的空中交通受到嚴重干擾,超過160架次航班取消、240架次延誤,民眾怨聲載道。
庫爾斯克的俄軍
此外,自俄烏沖突以來,西方對俄實行全方位制裁,使得俄航空業陷入零件荒,只能拆東墻補西墻,一架嶄新空客A350被大卸八塊,只為給老飛機續命,去年俄最大私營航空公司不得不停飛其15%的機隊。
雖然普京解職時并沒有其他措辭,但火速任命副部長尼基京接任,并強調“交通領域面臨嚴峻挑戰”,實為問責信號。
值得注意的是克宮的回應。斯塔羅沃伊特被解職后,有記者詢問這是否意味著在庫爾斯克問題上,普京已對他失去信任,佩斯科夫表示,“如果說失去信任,那就說失去信任吧。”這一說辭坐實了斯塔羅沃伊特已觸及紅線。
俄國作家契訶夫有一篇短篇小說,叫做《小公務員之死》,主人公因冒犯將軍后過度恐懼而死亡。斯塔羅沃伊特也不排除這種可能,當被解職后,他可能陷入極端焦慮之中,畢竟從封疆大吏到階下囚,這一驟變,足以擊潰心理防線。
但斯塔羅沃伊特用內務部獎勵的手槍自殺,又頗有些“以死明志”的意味。到底是畏罪自殺還是自證清白,或許只能等調查結果出來才能知道。
斯特里古諾夫
無獨有偶,同一天俄國民警衛隊前高級官員斯特里古諾夫也被捕。俄官方證實,斯特里古諾夫在監督西伯利亞一項重大項目時,給國家造成20億盧布的損失,同時還涉嫌收受超過6600萬盧布的賄賂。
除此之外,7月7日當天,俄聯邦總參謀部前副總參謀長、上將哈立爾·阿爾斯拉諾夫的判決結果也出來了。調查稱,他指控下屬采購中國產品,卻謊稱是“俄羅斯制造”,以這種方式貪污了超65億盧布,還被認定侵吞了用于太空通信的1.9億盧布。
一天之內,三位重量級人物被處理,足見普京反腐的決心。俄烏沖突打到現在,前線士兵用命填戰線,今年7月,在庫爾斯克前線執行任務的俄海軍副司令米哈伊爾·古德科夫,與數十名戰友一同陣亡,這是沖突至今,俄軍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可后方蛀蟲卻貪得無厭。普京這一波清洗,既震懾了所有想發國難財的宵小,又演了一出“壯士斷腕”給民眾看。
俄羅斯定期換血不可避免
然而,反腐風暴刮得再猛,也難掩根源性問題。以古德科夫少將犧牲為例,親臨戰線固然能激勵士氣,但這種做法只能感動自己,在現代信息戰爭下,無異于“以身殉道”。另外在情報方面,俄軍的感知能力也不算好,衛星偵察、人力情報都遜色于烏克蘭。
言歸正傳,俄羅斯的貪腐問題非一日之功,沖突爆發之后,普京已經陸續清洗了一波,尤其是在軍方內部,但從效果來看,并沒有很大的改變。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定期換血將不可避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