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責任:“原來14歲就可能承擔刑事責任!”
●民事責任:“網絡辱罵他人不只是‘鬧著玩’,更是侵權要擔責!”
●家庭責任:“幫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不僅是孝順,還是我的法律義務!”
一聲聲帶著震驚與頓悟的討論,在方城縣趙河鎮任莊小學的“法治課堂”中此起彼伏。法律條文,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文字,而是與青春成長息息相關的行動指南。
7月9日,河南師范大學“方田育青禾”愛心支教服務團在暑期支教活動中,精準錨定青少年法治教育核心,重磅推出以“明晰責任邊界,篤行法律義務”為主題的深度普法課程。課程聚焦青少年三大核心法律責任——刑事責任、民事責任、家庭責任,實踐隊員們化身“法治領航員”,通過案例剖析、情景模擬與思辨討論,為鄉村青少年廓清成長路上的法律“責任田”。
思辨與實踐中 筑牢法治根基
整個課程采用“案例導入-法條解析-情景模擬-深度思辨”四步法。在模擬小法庭環節,學生們化身“小法官”“小律師”,運用所學分析案例中的責任歸屬;在“責任樹”繪制活動中,學生們將三大責任細化為具體行為準則,深深印入腦海。
“這堂課像一把精準的尺子,量清了成長路上哪些事絕不能做、哪些責任必須擔!”六年級學生劉洋感慨道。
深耕責任教育 筑牢成長基石
“清晰界定并強調青少年的三大法律責任,是法治教育的關鍵一環,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和預防價值,”方城縣趙河鎮任莊小學校長高度評價,“師大團隊直擊痛點,用專業、生動的方式,讓‘責任’二字從抽象變得具體可感。這不僅預防了潛在風險,更培養了孩子們有擔當、懂規則、負責任的品格,這是扣好人生法治紐扣的堅實一步!”
據悉,“方田育青禾”愛心支教服務團為此次課程精心打磨內容,確保法律解讀準確、案例典型、形式適宜。這堂聚焦“責任”的法治課,為方城學子的青春成長注入了堅實的法治基因。(河南法治報記者 王海鋒 通訊員 張成功 王佳玉)
編輯:王海鋒
審校:翟保明
審核:陳亞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