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綏化市北林區驕陽似火,“寒地香米之鄉”生機盎然,昔日“家用”的小菜園,如今成為鄉村振興的“好路徑”。
在北林區永安滿族鎮永安村,外地“兒媳婦”周周與婆婆李洪偉正直播自家菜園果蔬,手機屏幕上訂單不斷。兩年前,周周隨丈夫返鄉,被當地香米和蔬菜的好味道吸引,結合老家潮汕人對東北特產的喜愛,萌生了“電商+小菜園”的想法。
盛夏的打包室內悶熱難耐,周周與工人將一箱箱農特產品碼放整齊,永安香瓜、西紅柿等都是包裹里的“真金實貨”。周周說,直播間回頭客多,訂單量持續上升。
成排的蔬菜與反季節大棚相映成趣。周周的大伯哥張雷介紹,前后院共1畝多地,屋后廢棄地建了4棟大棚,村里20余農戶為其供貨,還擴建6棟棚室讓特殊瓜菜提前上市,同時與米企達成長期供應“北林香米”的約定,實現“菜+飯”組合。
張雷表示,直播間每天訂單穩定在幾百單,高峰時香瓜單品售出700多單。他們以高于市場價收購周邊農戶符合標準的果蔬,既保障貨源,又帶動村民增收。
村民李洪峰是供貨戶之一,他說:“以前菜園吃不完的只能去集市換點零花錢,現在不出家門就能賣,售價還高,收入翻了好幾倍!”采摘旺季時,附近農戶常來打零工,負責采摘、打包等,用工多時一天達幾十人。村民蔣寶玲說“家門口掙錢,每月能添補不少家用。”張雷希望未來復制“庭院經濟+直播電商”模式,帶動更多人參與。
這只是永安滿族鎮的縮影。今年,這個鎮通過技術支持、鎮村扶持等手段,打造正黃四村“精品小菜園區”,整理小菜園50處,年增農民收入2000余元。
仲夏時節,雙河鎮西南村的濱北正大農業集團“稻田公園”別有景致:田間棧道、卡通木偶、奇石小橋,萬畝稻浪翻滾。投資人任秀波介紹,這是AAA級景區,以研學、觀光、民俗等為主,年接待游客約10萬人次。
今年,西南村依托“稻田公園”,整合94個閑置小菜園,推出“尋味西南 夢歸田園”定制活動。村黨總支書記劉立威介紹,提供自營、半托管和全托管模式,滿足不同需求。如今,西南村小菜園成了“網紅打卡地”,預計為村集體增收9萬元,帶動村民勞務收入3.9萬元。
綏化市北林區積極探索“小菜園+文旅”“小菜園+電商”等融合路徑,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延伸產業鏈,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全區已整合2019個“小菜園”,成為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助力鄉村振興的“驅動器”。
來源丨新華網黑龍江頻道
設計制作丨張國玉
責任編輯丨許來齊
北林發布
微信:beilinfabu
郵箱:blqwxb@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