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晚間,TCL中環(002129.SZ)發布業績預報稱,2025年1-6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虧損40億-45億元,上年同期虧損30.64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預計虧損41億-46億元,上年同期虧損34.89億元。
不難看出,無論是凈利潤還是扣非凈利潤,虧損金額均有所擴大。
TCL中環表示,業績變動原因:2025年上半年,全球光伏裝機保持韌性增長,國內分布式市場迎來短期搶裝潮,市場需求呈現階段性旺盛。2025年5-6月,產業鏈需求逐步降溫,疊加產業鏈各環節產能供需失衡,庫存壓力等因素影響,產品價格持續下跌,受產品價格下跌及存貨減值影響,TCL中環2025年上半年內經營業績虧損。
來源:TCL中環公告
凈利虧損,業績承壓顯著
TCL中環作為中國光伏產業鏈的重要企業,近年來在技術、產能擴張和國際化布局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2022年,TCL中環達到業績頂點,當年實現營業收入670.10億元,同比增長63.02%,歸母凈利潤68.19億元,同比增長69.21%。
然而,光伏行業具有明顯的周期性特征,近年來行業整體進入深度調整期,TCL中環首當其沖。自2023年以來,TCL中環的營業收入、凈利潤持續下降。根據財報,2024年,TCL中環總營業收入284.19億元,同比減少51.95%;實現歸母凈利潤-98.18億元,首次由盈轉虧。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A股68家光伏設備企業,TCL中環以98.18億元的虧損額居行業之首,也被冠之光伏行業“虧損王”。
步入2025年,TCL中環的業績仍在持續惡化。2025年一季度,TCL中環總營業收入61.01億元,同比減少38.58%;實現歸母凈利潤-19.06億元。如今,TCL中環預計2025年上半年凈虧損40億元-45億元,虧損金額擴大。
事實上,2024年光伏行業整體進入深度調整期,硅片、組件等主產業鏈環節價格持續下跌,導致企業普遍面臨盈利壓力。TCL中環作為硅片龍頭企業,其硅片業務占營收比重較大,受到價格戰的沖擊尤為明顯。
以2024年業務數據來看,TCL中環主營收入為284.19億元(-51.95%),其中新能源光伏行業收入占比80.20%,同比減少57.45%。其他硅材料行業收入占比16.49%,同比增長30.46%。公司整體毛利率為-14.59%,凈利率為-38.02%。
2024年,TCL中環硅片出貨量達125.8GW,同比增長10.5%,硅片整體市占率為18.9%,繼續保持行業第一。公司大尺寸硅片(210系列)出貨量為60.4GW,顯示公司在大尺寸硅片技術上的領先地位。但2024年,公司光伏組件出貨量8.3GW,未進入行業前十。
行業寒冬之下,TCL中環受價格下降影響。2024年,TCL中環的光伏硅片、組件收入分別為166.49億元、58.11億元,營收占比分別為58.58%、20.45%。其中,公司核心產品硅片毛利率為-20.53%,這表明公司“賣一片虧一片”。
光伏全產業鏈供需錯配,行業面臨嚴峻的市場形勢,產業鏈價格大幅下降,導致公司經營業績下滑。產品轉型緩慢,光伏電池組件業務板塊相對競爭力不足,產品轉型慢于市場需求,終端市場及區域集中,產銷結構與規模不達預期。
行業遇冷,減值損失慘重
近年來,光伏行業發展迅猛,眾多企業紛紛涌入,大規模擴產,導致產能嚴重過剩。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硅片產能高達905GW,遠超下游實際需求,平均產能利用率僅有65%。在這種情況下,市場供需嚴重錯配,產品價格大幅下降。
以硅片為例,2024年硅片價格大幅下跌,主流規格硅片如210RN價格周環比跌幅達3.96%,210mmP型硅片的市場均價從2.3元/片一路下跌到僅剩1.7元/片,210mmN型硅片同期的下跌幅度更大,從2.7元/片下跌到僅1.65元/片,182mm硅片市場價格更從極低位的1.7元/片被壓縮到僅1.1-1.25元/片。TCL中環作為硅片龍頭企業,其主要營收來源于光伏硅片業務,占比約60%。
2024年,光伏全產業鏈供需錯配,產品價格大幅下跌,導致TCL中環新能源光伏材料板塊自二季度初出現毛利虧損,并加速進入現金成本虧損階段。
一方面是光伏產品的價格大幅下跌,另一方面TCL中環的庫存量大幅提升。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TCL中環的庫存壓力巨大,公司光伏硅片庫存量較2023年增加31.27%,主要系市場下行導致產品庫存上升,這也增加了減值壓力。
2024年,TCL中環進行了資產減值計提,合計計提近52億元,主要涉及信用減值損失(4462.71萬元)、存貨跌價(-41845.09萬元)、商譽減值(-91539.37萬元)、固定資產減值(17076.70萬元)等。
而在存貨減值中,因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價格下降,TCL中環2024年計提40.54億元,影響利潤-41845.09萬元。
戰略失策,海外業務虧損
在2024年年度業績說明會上,TCL中環的管理層坦承,面對光伏行業下行周期,公司對市場競爭的嚴酷性預判不足。
近年來,TCL中環也在通過收并購來擴大規模,但是收購標的的業務表現也并不理想。
2024年8月30日,TCL中環實現控股Maxeon。彼時,TCL中環以1527.97萬美元股權轉讓對價收購新加坡太陽能組件供應商MaxeonSolarTechnologies的控股權,以增強其全球競爭優勢。
資料顯示,Maxeon Solar主要設計、制造和銷售Maxeon或SunPower品牌的太陽能組件。它在全球范圍內擁有強大的知識產權、產品品牌和銷售渠道優勢,并在幾大洲擁有光伏電站客戶。
但受全球光伏產品供需錯配及競爭加劇,疊加Maxeon經營模式及供應鏈布局轉型調整慢于預期,及組件業務進入美國市場被退回等影響,Maxeon業績大幅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TCL中環控股Maxeon,公司商譽增加約15億元。因業績不及預期,TCL中環進行商譽減值,對收購MaxeonSolar產生的商譽因行業調整計提9.15億元。
此前,TCL中環子公司中環領先于2023年收購鑫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產生商譽11.80億元。截至2024年末,TCL中環的賬面商譽余額為20.36億元。
而在公司虧損之下,TCL中環的資金壓力也不小,2024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8.39億元,同比減少45.20%。而在另一方面,公司也在積極融資籌集資金,2024年TCL中環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76.02億元,同比增加61.53%。
而在這背后,是TCL中環的償付壓力。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TCL中環的應付票據及應付款為159.14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性負債75.67億元,僅這兩項就已經高達234.81億元,而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的賬面貨幣資金為101.75億元,難以覆蓋其資金需求。(《理財周刊-財事匯》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