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黃河岸畔,瓦藍的天空繾綣著大朵白云,松軟翠綠的草地間,幾抹鮮亮的“黃河橙”身影悄然出現。他們以專業的姿態,成為守護黃河安瀾的生動注腳,拉開戰汛保安的激昂序章。
在利津東關控導壩岸處,利津河務局張灘管理段三名職工手持探測桿,相互配合著進行根石探摸作業。“我們作為距離黃河最近的守護者,要擔起責任,強化巡查值守,做好基礎測量數據上報,全力確保黃河利津段防洪安全。”該段段長助理李敬文提醒大家。
歷史上黃河利津段多次發生決口事件,至今仍是黃河下游防汛重點,而張灘管理段守護著的河段上中延險工控導工程亦是重中之重,守在壩頭、干在壩頭,早已成為該段巡河人員的日常。
當天巡查結束后返回管理段,運行觀測人員齊志成開始整理上報巡查時記錄下的水情工情信息,另一名運行觀測人員胡志廣則打開實時視頻監控系統,對重點堤防、壩段進行遠程查看。隨后,齊志成又拿起無人機開啟“天眼”巡河模式。
短暫午休后,段上的巡查車引擎發出“轟隆隆”的轟鳴,再次碾過被曬得發燙的堤岸路面,穿過坑洼交錯的田間土路,朝著那片緊關民生的黃河灘區疾速駛去。
“灘唇出水高測量的要點之一就是水準儀整平,要使水準氣泡居中后才能精準讀數。”水準儀目鏡后的目光如炬,李敬文化身“老師傅”,一旁學習的“徒弟”胡志廣則認真記錄著水位與灘唇交接處的每一寸刻度。
該段所轄大田、東關2處灘區,灘區總面積6.38平方公里,肩負著3個行政村,6300余畝耕地的守護重任。汗水浸透的工服緊貼后背,他們用專業與執著,將關乎灘區安危的出水高度,化作紙上嚴謹的數據,筑起守護民生的隱形堤壩。
當運行觀測人員在堤岸頂著烈日奔波時,段上值守的職工同樣緊攥“責任繩”不松勁。“您已進入河道危險區域,請立刻離開!”在通過安全監測系統發現有游客正在接近危險水域時,留值職工高倩立刻“遠程喊話”。
近年來,利津河務局通過深度整合信息化技術與日常業務,構建利津黃河云平臺,視頻監控系統、壩岸衛士預警監測系統、智慧水尺、無人機等助力一線黃河保護治理工作跑出“加速度”。
懸河落日,將奔騰的河水浸染成一片壯闊的橙紅,這橙紅色與穿梭在灘涂堤壩的“黃河橙”身影交織在一起,為大河安瀾寫下注腳。(大眾新聞記者 張園園 通訊員 潘佳佳)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