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鄭麗媛
出品 | CSDN(ID:CSDNnews)
投稿或尋求報道 | zhanghy@csdn.net
繼一周前從 OpenAI 挖走多位頂級研究員之后,Meta 的“AI 挖角狂潮”再掀波瀾——這一次,被“搶人”的是蘋果。
據知情人士透露,本周 Meta 又完成了一次堪稱“核彈級”的挖角:開出每年數千萬美元、總包高達 2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14.35 億元)以上的薪酬,將蘋果AI核心研發負責人、華人 AI 科學家龐若鳴(Ruoming Pang)成功收入麾下。
在 Apple Intelligence 項目本就進展緩慢、Siri 多次跳票的背景下,龐若鳴的出走,對蘋果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這位從蘋果跳槽 Meta 的 AI 重磅人物,有何來頭?
相比圈內一些經常曝光、較為高調的“明星科學家”,龐若鳴這個名字可能有些陌生,但在技術圈里,他的資歷和履歷堪稱“沉默的王者”。
根據 LinkedIn 上的資料顯示,龐若鳴本科畢業于上海交大,專業為計算機科學,此后又分別在美國南加州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拿下了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
畢業之后,他便加入谷歌并工作了長達 15 年(2006–2021),期間參與并主導了多個對谷歌至關重要的項目,包括:
● 共同開發 Tacotron 2(谷歌TTS系統核心技術,現已成為業界廣泛參考的模型設計);
● 主導 Lingvo / Babelfish,這是 Google Brain 用于語音與語言模型的深度學習框架;
● 與團隊共建了 Zanzibar 全球統一權限系統,這是目前支撐谷歌超過 1000 個產品權限管理的核心系統,甚至成為許多企業級訪問控制系統的設計藍本。
● 共同開發了基于 Bigtable 的大規模分布式搜索系統,后被上千個 Google 內部項目采用,成為大數據服務的關鍵組件。
到了2021年,龐若鳴從谷歌跳槽到蘋果,擔任“杰出工程師”及大模型團隊(Apple Foundation Models, AFM)主管,領導超過 100 人的核心團隊。他所負責的模型不僅支撐了新推出的 Apple Intelligence 系統,還包括 Siri 的下一代升級、iOS 本地 AI 摘要、Genmoji、通知優先等生成式功能模塊。
可以說,龐若鳴的團隊是 Apple AI 戰略真正的“技術底座”——而他的離職,也是自蘋果啟動 Apple Intelligence 項目以來,AI 高管層最嚴重的一次人事動蕩。
Meta 給出的薪資“上天”,蘋果選擇不跟價
龐若鳴的下一站,并非普通AI研究團隊,而是 Meta 的超級智能(Superintelligence)部門——這是 Meta 在今年新組建的“秘密武器”,目標明確:打造下一代通用人工智能(AGI),最終實現 “適合每個人的個人超級智能”。
這個部門由扎克伯格親自操盤,從各大頭部模型實驗室許多核心骨干,陣容可以說是“AI 復仇者聯盟”:GPT-4o 核心開發者、Gemini 架構主導者、Waymo 感知系統設計者……現在,又加上了谷歌/蘋果雙履歷的核心技術大佬龐若鳴。
據多家媒體報道(包括彭博社、The Information),此次 Meta 為招募龐若鳴,開出了令人瞠目結舌的薪資條件:總包預計超過 2 億美元;按年計提,平均年薪為數千萬美元。
從單純數字來看,這個薪酬水平已經超越了多數企業高管,甚至比許多公司的 CEO 都更高。但這天價薪資并不是一次性發放,而是與績效表現強綁定的長期激勵計劃——換句話說,員工如果在合同期內提前離職,或 Meta 股價表現不佳,就可能拿不到這筆錢的大頭。
據透露,Meta 給龐若鳴的薪酬結構包括三部分:
● 高額基礎年薪
● 上千萬美元的簽約獎金(Signing Bonus)
● 大量與績效掛鉤的 Meta 股票(期權或限制性股票)
其中,一般簽約獎金和年薪為現金支付,而股票則是“最大頭”的部分。對于股票部分,Meta 通常會在合同中寫明業績條件,如 Meta 股票在某一財年增長必須達到一定百分比,才能解鎖部分股份。此外,這份合同的激勵期也遠超一般硅谷標準的“4年歸屬期”,因此龐若鳴極可能在長達5–6年的周期中持續為 Meta 超級智能(Superintelligence)項目服務。
有知情人士透露,面對Meta 的重金挖角,蘋果并未嘗試跟價:因為這一薪酬“已經遠遠超出除 CEO 以外的所有高管”。
蘋果的 AI 戰略遭遇“內部地震”
相比 Meta 這陣子在 AI 人才大戰上的春風得意,蘋果的 AI 戰略則顯得略為尷尬和局促。
眾所周知,盡管 Apple Intelligence 初次在 WWDC 發布時聲勢不小,但背后問題不少:
● Siri 遲遲未升級:新版 Siri 的自然對話、用戶數據調動能力一拖再拖;
● 高層權力斗爭:負責 AI 業務的高級副總裁 John Giannandrea 在年初被“邊緣化”,失去了對 Siri、機器人、CoreML、App Intents 等團隊的控制權;
● 模型路線左右搖擺:內部正考慮是否轉向 OpenAI 或 Anthropic 的模型來驅動下一代 Siri,這讓原本堅持自研的 AFM 團隊信心受挫、部分工程師也因此感到“被架空”。
在這種背景下,龐若鳴的出走無疑是一個“風向標”式事件,可能預示著蘋果會面臨更多核心 AI 人才流失——畢竟,他所帶領的 AFM 團隊一直被認為是 Apple Intelligence 背后的技術支柱。
而現在,蘋果不僅失去了這位“靈魂人物”,AFM 團隊內部也出現了士氣低迷的現象。甚至有傳聞稱,許多 AFM 工程師也正準備跳槽至 Meta 或其他公司。
Meta 內部也被曝嚴重問題:內斗、裁員、搶功……
不過,盡管 Meta 簽下了不少知名人才,并在業內掀起了“天價挖人”熱潮,但前 Meta AI 研究員 Tijmen Blankevoort 近日公開了一封約 2000 字的離職郵件引發行業關注——Meta 急速擴張的背后,似乎也面臨著深層次的內部挑戰。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Tijmen Blankevoort 曾是 Meta LLaMA 模型研發團隊的一員,于 2024 年 2 月入職。本月離職前,他寫了一封長信批評 Meta 的管理層,稱許多員工感到迷茫且毫無動力:“我們身處一種恐懼文化中,大多數人在這里工作并不開心,也不知道他們的使命是什么?!?/p>
頻繁的績效考核、一波又一波的裁員,還有不斷的部門內斗、搶奪成果……對此,Tijmen Blankevoort 直接把 Meta 的公司文化比作一種“轉移性癌癥”:“這不僅僅是 dysfunction(失調紊亂)—— 簡直是一種轉移性癌癥,正影響著整個組織?!?br/>
據悉,Tijmen Blankevoort 人雖已離職,但他的這封離職信在 Meta 內部引起了高度關注,甚至領導層也對此積極反饋:非常渴望改進,會做出相應調整。
誠然,包括龐若鳴在內,近來 Meta 已網羅了許多業內頂尖人才加入其超級智能(Superintelligence)部門——可若是這種“恐懼文化”得不到改善,恐怕他們也難以在 Meta 充分施展才華。
https://indianexpress.com/article/technology/artificial-intelligence/who-is-ruoming-pang-the-ex-apple-ai-researcher-now-poached-by-meta-10113939/
https://www.straitstimes.com/business/companies-markets/meta-poached-apples-top-ai-engineer-pang-ruoming-with-pay-package-over-256-million
AI 產品爆發,但你的痛點解決了嗎?
2025 全球產品經理大會
8 月 15–16 日
北京·威斯汀酒店
互聯網大廠、AI 創業公司、ToB/ToC 實戰一線的產品人
12 大專題分享,洞察趨勢、拆解路徑、對話未來。
立即掃碼領取大會PPT
搶占 AI 產品下一波紅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