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在廣州CFC匯金中心,當9分9秒的音樂史詩《中國精神》最后一個音符落下,全場掌聲如潮。值此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之際,由百蓮凱集團傾力打造的這部音樂鴻篇,
通過交響樂與民樂的交融、歷史與現代的對話,以恢宏磅礴之勢獻禮偉大時刻,在羊城奏響了新時代“為國而歌”的最強音,更在文化史的長河中鐫刻下屬于新時代的精神坐標!
為國而歌:音樂史詩賡續時代新聲
回望百年長河,音樂始終是民族精神的激昂號角。此次發布的《中國精神》,是對根植于民族血脈中,愛家愛國精神的賡續與創新表達。正如百蓮凱集團總裁石子義先生開場致辭中所說:“《中國精神》既是獻給黨,也是獻給我們全體中國人,希望以創新的藝術表達,凝聚民族精神和力量,讓國人更有斗志戰勝當下變局,戰勝未來,走出真正的輝煌,走向世界之巔!”
這部9分9秒的音樂史詩,由百蓮凱集團總裁石子義作詞、著名作曲家劉克譜曲,廣州交響樂團演奏,常安、王傳亮、潘登、徐靜瑩四位歌唱家聯袂獻聲,在跌宕起伏的旋律中,對過往崢嶸深情回望,對新時代中華復興所展現的奮斗精神,發出磅礴禮贊!
文化熔鑄:古今氣韻奏響時代強音
這部作品以中華文明五千年為縱軸,從遠古圖騰到現代復興,層層遞進地展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圖譜。作品突破傳統音樂敘事模式,融合民族唱法、美聲、流行與童聲四重維度,歌詞通過“勤勞善良、英勇無畏、無私奉獻、熱愛和平”等核心要素,系統梳理了中華文明的精神內核。
作曲家劉克在現場分享創作心路時提到,“這首歌是為人民精神覺醒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作,歌曲每個部分都凝聚著我們的歷史與未來。”通過編鐘音色的厚重、古箏韻律的靈動,將儒家天下大同的理想、道家天人合一的智慧、革命年代的紅色信仰,以及新時代改革創新的魄力熔鑄于旋律之中,將中國精神升華為可聆聽的文化圖騰!
聲傳寰宇:四海共鳴凝聚復興力量
《中國精神》甫一發布,旋即獲得廣東移動電視臺等權威官方媒體的報道與關注。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精神》的傳播并未止步于國內,通過全球網絡直播,海內外友人同步見證了這一文化盛事。作品所引發的熱烈反響,正是因其精準觸動了時代脈搏,回應了人民內心對強大精神感召的深切渴望。
在品鑒環節,來自各界的嘉賓展開熱烈討論。有嘉賓表示:“在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的今天,這部作品凝聚了中國人的民心,更凝聚了一種走向世界之巔的力量。”這種個體與時代的共鳴,正是《中國精神》最深邃的力量。
從五千年文明到世界之巔的復興征程,《中國精神》以音樂為舟,承載著民族的精神基因駛向未來。這場文化盛宴的落幕,恰是精神傳承的啟程。當更多社會力量自覺加入這為國而歌的精神合唱,中華民族的精神豐碑必將更加巍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