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249字 | 閱讀需6分鐘
帖木兒是一位多數中國人不太了解的中亞歷史人物。
中亞距離歷史上中國文明的核心地帶很遙遠,加之戈壁大漠和喜馬拉雅山的阻隔,我們對于中亞不熟悉。如果不是專門研究過中亞歷史的人,可能不知道中亞這片土地上曾經有過多少王朝。帖木兒就是其中帖木兒汗國的開創者,而帖木兒曾在1404年腦洞大開想遠征明朝。
當時的明朝正處于永樂帝時期,是軍事實力極強的時代。中亞與東亞兩大帝國的碰撞定會非常精彩。但由于帖木兒的去世,這場對決成為了坊間的談資。我們不禁好奇帖木兒到底哪來的膽量。當時的明朝剛剛驅逐韃擄,恢復中華。帖木兒帝國的軍隊還是脫胎于蒙古,既然明軍能橫掃蒙古騎兵,那自然也可以擊敗帖木兒軍隊。
永樂帝
其實,帖木兒的自信就來源于一系列的大勝和對蒙古軍隊的改良。
帖木兒是一個類似于成吉思汗或者朱元璋一樣的人物。雖然帖木兒的祖上追溯到了成吉思汗,但帖木兒跟成吉思汗到底有多少關系只有天知道。帖木兒的父親只是一個牧羊人,妥妥的平民百姓。帖木兒靠著自己的打拼創建了帖木兒帝國。帖木兒帝國建立時剛好是洪武三年,它的崛起幾乎與明在同一時期。兩個同樣經歷的帝王,幾乎同時建立的帝國,本來就讓兩者的碰撞有著很多遐想。
與明帝國不同,帖木兒帝國的統治方式是一個同心圓。最核心區域就是都城撒馬爾罕及周邊的河間地和胡羅珊地區。這里是蒙古部落和突厥騎兵控制的核心區域。往外是伊朗高原和花剌子模地區,這里作為衛星地帶拱衛著撒馬爾罕核心領土。再外面就是帖木兒擊敗的任何一個對手所獲得的領土。這樣的統治結構與奧斯曼土耳其非常相似。這也是中亞這個多民族混居地區常用的統治方式。
帖木兒帝國
帖木兒帝國的領土結構和人口結構也注定了他的軍隊結構。帖木兒的軍隊脫胎于蒙古帝國四大汗國之一的察合臺汗國,保留著蒙古軍隊的百什仟層級,其基干仍然是軍事家庭和游牧民族。但眾所周知,蒙古人之所以沒能在中亞、東歐等地長期統治就是因為自己人口太少。察合臺汗國在統治中亞百年后,突厥化相當嚴重。
與草原上的蒙古軍隊相比,最大的變化就是步兵變得強大了起來。由于冶鐵業的改變,帖木兒帝國的步兵裝備精良、訓練有素,與傳統的游牧民族軍隊已完全不同。帖木兒的步兵還可以掌握各種工程機械,可組織大規模的攻城戰。步兵強化帶來的改變就是中央軍團不再薄弱,可以作為主攻軍團。
帖木兒騎兵
帖木兒改良軍隊的作用在捷列克河戰役中體現非常明顯。公元1395年帖木兒汗國北上進攻金帳汗國以解除后顧之憂。一開始脫脫迷失利用捷列克河把帖木兒的軍隊擋在了南岸,企圖消耗掉帖木兒的后勤逼迫其撤軍。
帖木兒不斷派出軍隊在南岸移動,當其疲憊之時讓婦女、老弱扮成軍隊主力引起脫脫迷失的注意,自己的主力強行軍從下游渡過捷列克河。而后發揮自己軍隊中工程能力強的特點,在軍陣前挖了大量壕溝和堅固工事來阻止金帳汗國騎兵的干擾。這就迫使脫脫迷失不得不進行一次戰略決戰。
此時的脫脫迷失也效仿帖木兒,將自己的步兵進行強化。金帳汗國從東歐、南歐招募了不少的步兵。其實金帳汗國的騎兵并不差,其兩翼的蒙古騎兵與突厥騎兵仍然保持著蒙古人的傳統戰斗力。但金帳汗國輸就輸在其他兵種不行。
典型蒙古騎兵
雙方都是一個師傅教出來的,其軍陣都是左中右三部分組成。開戰之后,脫脫迷失的右翼突厥騎兵迅速沖擊帖木兒的左翼,這讓胡羅珊的步兵幾乎崩潰。由于左翼面臨被突破的風險,帖木兒親自派出大汗衛隊支援。很快左翼的形勢得到了改觀,左翼開始全線反擊。但到了脫脫迷失陣前遭到了脫脫迷失衛隊的還擊被迫后撤。此時帖木兒的左翼再度陷入危險。
與此同時右翼和中路的情況也不是很好。金帳汗國的中路步兵在南歐雇傭兵保護下擋住了帖木兒中路步兵的攻擊,甚至開始局部反擊。右翼也遭到了哈薩克騎兵的圍攻。但帖木兒軍隊兵種齊全,短板少的優點很快就表現了出來。
阿拉伯重步兵頂住了哈薩克騎兵幾輪攻擊后,哈薩克騎兵開始出現疲態。這個時候帖木兒右翼中最為精銳的蒙古騎兵和突厥騎兵開始反攻,最終擊潰了金帳汗國的左翼。而右翼兵力的釋放,徹底逆轉了戰場形勢。此戰,金帳汗國的主力損失殆盡,再也無力南下。看準金帳汗國虛弱的羅斯人開始崛起,最終建立了俄羅斯帝國。
阿拉伯重步兵
帖木兒大軍工程機械的力量在南征印度的時候再次發揮了作用。此時的德里蘇丹國已經過了其最鼎盛時期,當帖木兒的大軍兵臨德里城下時他們才想起來決戰。
德里蘇丹組織起一只龐大的戰象部隊進行迎戰。從歷史上看,戰象部隊都只能在氣勢上起作用,一旦交鋒相當脆弱。帖木兒軍隊利用堅固工事阻擋了戰象部隊的前進,然后利用火器和弓箭讓大象出現驚恐而失去控制。一旦大象開始亂跑就會打亂德里蘇丹軍隊自己的陣型。隨后帖木兒的騎兵部隊開始收割。
印度象兵
帖木兒也跟大多數來到印度的首領一樣,進行一番劫掠后就回國了。畢竟中亞的氣候與印度還是有很大差距,大部分中亞過來的軍隊都不大喜歡深入印度腹地。當然了,帖木兒的后裔巴布爾除外。
正是帖木兒對原蒙古軍隊的改良和強化,以及中亞龐大的人口與資源讓其萌生了東征大明的心思。中亞與其他地區最大的不同就是太卷了。中亞地區時刻要面臨四個方向的威脅,所以他們必須不斷地擴張或者摧毀自己的對手。當金帳汗國、馬穆魯克、德里蘇丹、東察合臺汗國都被擊敗后,帖木兒的對手只剩下大明和蒙古本部。
帖木兒
1404年帖木兒開始東征大明,而且是假道蒙古。帖木兒很可能想一次遠征擊敗蒙古和大明兩個對手。但帖木兒太小看此時的明王朝了。此時的明王朝無論是火器、步兵甚至騎兵都是世界第一,北元騎兵被明軍打成了游擊隊。帖木兒大軍如果出現在西北或者蒙古草原,不過是早一點逼迫朱棣親征體驗軍事快樂罷了。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