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由北京中創文旅文化產業集團、北京遇見藝術博物館主辦,遇見博物館承辦的《神奇動物在這里——中國野生生物影像年賽精選作品展》于遇見博物館·北京798館啟幕。本次展覽獲中國國家地理·圖書、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授權,從15萬件投稿作品中甄選170余幅視覺珍品,讓都市觀眾近距離一覽世界眾多珍稀物種,凝視生命與自然的奇跡瞬間。
中國野生生物影像年賽出品人、中國國家地理?圖書總經理、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CEO陳沂歡,國家動物博物館館長張勁碩,央視網文體教育事業群總經理馮宇,北京中創文旅文化產業集團副總裁王海軒等嘉賓出席7月11日舉行的展覽開幕式并見證展覽啟幕。
佳作萬里挑一,奔赴一場自然之約
在地球5.1億平方千米的自然舞臺上,生命的樂章已奏響38億年。當鋼筋水泥的都市生活讓人類與自然漸行漸遠,這些凝固瞬間的影像承載著對生命的敬畏,成為重新連接人與自然的紐帶。
“中國野生生物影像年賽”作為全球首個由中國人主辦的同類型大賽,由中國國家地理主辦,驍龍作為獨家影像技術合作伙伴,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作為公益戰略合作伙伴。自2020年首次啟動至今,已吸引全球81個國家和地區自然影像創作者參與,累計收錄作品超15萬部,全網傳播量突破10億人次。
賽事以“生命的力量”為主題面向全球征集作品,由著名動物行為學家、聯合國和平使者珍·古道爾博士擔任榮譽科學顧問,逐步成為了“影像保護自然”的“中國名片”,以及全球自然影像創作、交流與傳播的專業平臺。
本次展覽展出的170余幅自然影像佳作,均自“中國野生生物影像年賽”的歷年參賽作品中精選而來。創作者們用鏡頭定格了海洋生靈的曼妙舞姿、沙漠行者的堅韌身影、森林居民的和諧共生,以及暗藏其中的危險時刻,為觀眾呈現了萬里挑一的珍貴瞬間。這不僅是一場視覺盛宴,更是一場大自然的探索與發現之旅,邀請觀眾在影像中聆聽自然的低語。
四大展覽單元,多視角勾勒生命圖景
從熱帶雨林的濃郁綠意到極地冰原的凜冽蒼茫,從沼澤濕地的生命交響到高原之境的嚴酷荒寒,野生動物們在多樣生態中譜寫著生命的樂章。
展覽通過“相依相伴”“生而不同”“危機四伏”“曠野之上”四大單元劃分,勾勒野生生物的生存全貌,多視角展現廣袤天地之間的生命智慧與自然法則。
“相依相伴”單元聚焦物種內部的協作智慧,獅群分工狩獵的精準配合、大象群體共同撫育后代的溫情、候鳥結隊遷徙的整齊隊列,都印證著“生命呼喚著生命”的自然法則——在復雜環境中,群體協作是演化賦予的生存策略,讓個體得以在嚴酷自然中更易存活。這些畫面不僅展現動物的社會性,更揭示出“我們并不孤單”的生態共性。
“生而不同”單元則展現物種演化的多樣適應,打破人類對“生命形態”的固有認知:形似外星生物的巨大海星、黑水中宛如“龍宮使者”的未知物種、展現復雜行為的倭黑猩猩,每一種“不同”都是生命對環境的完美應答。這些差異是物種在時間、環境、生態位選擇中形成的獨特印記,彰顯著自然演化的創造力。
“危機四伏”與“曠野之上”兩個單元,共同呈現自然的多面性。前者定格生存挑戰的瞬間:藏狐與喜馬拉雅旱獺的“生死對決”、角馬遷徙中的“鱷口脫險”,讓觀眾直面“適者生存”背后的堅韌與殘酷。后者則記錄生命的從容時刻:彩虹下覓食的象群、湖水中搖曳的麋鹿倒影、晚霞中翱翔的鳥群,傳遞出“自然不只有競爭,生命亦有安寧”的哲思,展現地球家園的詩意與平衡。從協作到差異,從博弈到從容,四大單元共同編織出地球生命的完整圖景。
以影像為鏡,反哺自然保護實踐
本次展覽的意義,遠不止于呈現生命之美。作為遇見博物館展覽主題和展覽形式的新嘗試,它以影像為橋,讓觀眾在看見野生動物的同時,重新審視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從群體協作到個體差異,從生存挑戰到安寧時刻,每一幅作品都是地球生態系統的鮮活注腳,提醒我們:自然不是背景,而是眾聲交織的生命協奏,每個物種都是不可或缺的旋律。
國家動物博物館館長張勁碩指出,二十多年來中國野生生物保護成效顯著,而影像通過呈現動物真實生存狀態,能與人類產生“精神共鳴”。在現代高壓生活中,這些作品傳遞的自然之美與價值尤為珍貴。他強調,“相比手機瀏覽,博物館的沉浸式體驗更能讓人擺脫精神束縛”,而展覽的核心意義正在于“傳遞美、傳遞自然現狀、傳遞人與自然的思考”——即便無法親臨,這些影像也能喚醒人們對自然的依賴與敬畏,推動更多人走進自然、守護自然。
中國野生生物影像年賽出品人、中國國家地理?圖書總經理、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CEO陳沂歡表示,展覽旨在帶動更多人關注、記錄、保護自然,期待每個人都能舉起相機、手機成為自然攝影師。未來,年賽還將與遇見博物館攜手走進杭州、南京等地,讓優秀自然影像觸達更多人,讓“用影像守護自然”的理念深入人心。
據悉,今年中國野生生物影像年賽以“未至之境”為主題,“未至之境”不僅是地理維度上難以到達的荒野秘境,也是近在咫尺卻常被我們忽視的生命奇跡,更是隨科技發展而不斷涌現而出的新視野。2025年賽征稿已正式啟動,年賽誠邀每一位心懷夢想的創作者,一同拍攝自然好故事,看見生命的力量。
北京中創文旅文化產業集團副總裁王海軒表示,遇見博物館始終以“搭建通往廣闊世界的橋梁”為初心,此次與中國國家地理合作,正是對“創造連接”理念的踐行。“我們希望通過精心展陳,讓野生動物的故事更觸動人心,讓遠方變身邊,讓陌生成感動。”他指出,雙方“用影像守護自然”的理念高度契合,展覽不僅是視覺呈現,更要成為“行動的起點”。未來,遇見博物館將持續為優秀內容提供平臺,讓更多人在此遇見自然奇跡,更遇見愿為美好世界行動的自己。
同期,遇見博物館·北京798館正在展出“遇見海洋:沉浸式奇幻光影展”,融合空間藝術、數字光影技術與生態知識,呈現了一場鏈接遠古與未來、陸地與海洋的多維探索之旅。雙展聯動,帶領觀眾在這個夏日走進自然、感悟生命。
【展覽信息】
展覽名稱:神奇動物在這里——中國野生生物影像年賽精選作品展
展覽日期:2025年7月12日-2025年10月8日
展覽地址:遇見博物館·798館
北京市朝陽區798藝術區陶瓷一街E02-1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