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張曉慧
近日,濰坊市氣溫持續攀升,記者從山東第二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了解到,今年夏天以來,中暑患者數量較去年有所增長,尤其是在高溫天氣持續的情況下,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中暑病例還將進一步增加。
7月4日,分診臺前人頭攢動,空調吹動著悶熱的空氣,此次高溫主要以高熱、高濕的天氣為主,山東第二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徐珊珊表示,隨著天氣的持續升溫,預計后續將有更多人因中暑就醫,就診人數尚未達到高峰,目前,中暑患者主要以青年人為主,尤其是戶外工作者,獨居的老人也是中暑高危人群,這些老人體溫調節能力衰退,基礎疾病多,生活節儉,不舍得開空調和缺乏家人及時照料,一旦中暑,病情容易急轉直下,還有兒童和孕婦也是需要特別注意防暑降溫。
醫生給中暑患者建立靜脈通路、補液、監護
中暑絕非小事,其最兇險的熱射病,更是生死攸關。徐珊珊強調,“熱射病救治難度極高,容易引發多臟器功能衰竭。當核心體溫超過40℃,特別是突破42℃時,死亡率也會直線上升。一旦發現有人高溫下昏迷、高熱無汗,必須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并快速降溫。”
據悉,中醫中將中暑分為“陽暑”和“陰暑”,“陽暑”就指平常的高溫環境引起的中暑,而“陰暑”是采取了錯誤的解暑方式,過度貪涼,出汗時沖洗冷水澡,大量吃冰淇淋后,出現發熱惡寒、頭痛身痛等癥狀,這時若誤服常用于治療高溫中暑(陽暑)的藿香正氣水,不僅無效,還可能因其成分加速水分流失,加重脫水風險。濰坊市第二人民醫院尹紅義主任表示,“科學識別癥狀和正確處置至關重要。”
山東第二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徐珊珊建議,盡量避免中午十點至下午四點的高溫時段戶外活動,定期補充水分,定時休息,老年人應適當使用空調,保持室內溫度在26度左右,飲食上可補充電解質,如淡鹽水、含鉀食物(紫菜、菠菜、香蕉等)。盡量選擇寬松透氣淺色衣物,高溫出汗多時,適當飲用淡鹽水,注意控制高蛋白飲食,避免增加身體代謝負擔。有人中暑(尤其熱射病)時,迅速將患者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脫去多余衣物,用冷水擦拭皮膚或扇風幫助散熱,并立即撥打1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