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云南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日前,云南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在開展蜂猴、倭蜂猴調查時,意外發現一株“不常見”植物。經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專家鑒定,該植株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云南藍果樹且為雌株。
科研人員隨即對該植株周邊開展實地初步調查,發現這片區域共有20余株云南藍果樹,胸徑20—80cm,形成其為優勢樹種的天然群落。該群落位于保護區邊緣,分布海拔1300—1400米,此次發現不僅是云南紅河首次記錄該物種,更刷新了滇東南地區云南藍果樹的最大群落紀錄,進一步擴展了其已知的分布范圍。
云南藍果樹是中國熱帶北緣的特有珍稀物種,對植物區系研究有重要科學價值,自然分布零星,野生數量極少,目前該物種已處于極度瀕危狀態,此次大規模群落的發現為其保護與研究提供關鍵依據。
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表示,下一步他們將擴大調查范圍,進一步摸清云南藍果樹在云南金平的分布情況。
云南藍果樹(拉丁學名:Nyssa yunnanensis)是藍果樹科藍果樹屬植物,大喬木,高25-30米,胸徑約1米;樹皮深褐色,?,F小縱裂;小枝粗壯。葉厚紙質,橢圓形或倒卵形,稀長橢圓形,長15-22厘米,寬8-12厘米,花單性,異株,由葉腋或葉已脫落的葉痕腋芽生出;雄花多數成傘形花序,花梗長約3毫米,被絨毛;核果幼時綠色,干燥后紫褐色,長卵圓形或近橢圓形;總果梗長2厘米,被黃綠色微絨毛;種子稍扁,外殼上有7條縱溝紋?;ㄆ?月下旬,果期9月。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李鐵柱
(北京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