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父住院31天,一直輪班做陪護。在治院至治喪期間,本人一直沒有停止思考人生。
首先一個最大的體會是,不少人的離去,并不是因為疾病。
可能大家都聽說過庸醫殺人的事,這是我這次做陪護的第一印象。
岳父的進院抽血化驗,結果出來后醫生就把我叫去交待病情。她的幾句話,差點讓我沒站穩。HIV和丙肝!!!
因為這兩個病常常伴生,同時有的話,誤診的幾率很小,應該1%都不到。
這幾天,我幫岳父按過打針的手,接觸過他的血。真的嚇得不輕。
老婆睡到半夜,把我搖醒,說有阻斷的藥,你還是去吃吧。我打開燈,要吃兩個月,還有副作用,把自己的手看了又看,似乎沒有傷口,說,算了,懶得吃。
接下來,我陪護都是全程戴手套,好多地方都不敢碰,好大壓力。
七天后,疾控的復檢下來,陰性。后來,又化驗,發現丙肝都是誤診的。
據醫生說,這七天,因為HIV,我岳父不敢上激素,很有可能耽誤了治療,也是后來至于不治的原因之一。
第二個造成病人離去的因素,是不配合治療。
我的一個同事的父親就是不想死在醫院,住三天就吵著回家了。
我岳父也不太相信醫生,醫生給開的阿茲夫定居然沒有吃,也天天吵著要回家。
以上兩個因素是一個矛盾體,信醫生,醫生會誤診;不信醫生,可能錯過治療時機,這也是為什么國人一有病就想上大醫院?僅僅因為大醫院的醫生更可信一點。
第三個問題,你碰不到最好的醫生。
醫生這個職業,跟所有的職業一樣,是良莠不齊的。我陪護期間發現,醫護人員還沒有我懂吸氧機的操作,而且氧濃度多少合適,各有各的說法,讓我無所適從。
第四個問題,醫生不可能100%的精力對待你。
醫生大體是一個治療方案,大家基本這么治,然后一天來幾回問幾句。病人的很多情況,其實醫護人員不一定有病人自己和陪護家屬清楚。
病人和家屬清楚的,告訴了醫生關鍵的情況,病人和家屬不清楚的,就蒙著頭讓醫生治了。
第五個問題,再好的醫生,也不是萬能的。
而且像這個肺炎,據上海張大腕的說法,很多地方的治療方法是錯的。而且有中醫專家說,北方當熱治,南方當寒治,并不知道哪個的正確。
另外,就是再好的醫生,也就如修燈一樣的,他仍然只能先看燈泡,再看開關,再看線路地一個一個故障地排查。運氣好的,是燈泡壞了,一下就找到了故障;運氣不好的,故障出在線路上,肯定幾天才能找到,耽誤了治療。
因為這幾個原因,說實話,進醫院有很多未知數,風險與安全同在。即使在正常的情況下,一些本不致死的疾病,都可能形成不治的局面。
其他原因,舍不得錢,住不上院,買不到藥等等都不細說。
其中,舍不得錢還有兩種,一種是有錢,舍不得花;另一種才是沒有錢。個人以為,第一種并不比第二種少。
最后一種,嚇的。
古人云,醫之好治無病以為功。在現代,醫生為了讓患者和家屬心理接受能力強一點,往往夸大病情。這種行為,容易讓患者承受更大心理壓力,令家屬和患者提前放棄治療。
總結一句,還是老話說得好,醫生的話,信一半。另一半,可能明白的病人自己能掌握一點,另外的大部分,就交給命運了。
所以,還是要治未病,防患于未然,才是健康之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