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28歲的他勝券在握的穿上王服,站在宮門口等待繼承皇位,結果次日3歲弟弟已登基。
他的名字叫溥偉 。
溥偉于1880年出生于北京,是第一代恭親王奕訢的嫡孫,他的父親是奕訢的第二個兒子載瀅。
由于愛新覺羅家族近親結婚的緣故,導致清朝末期皇族子嗣稀薄。
溥偉的父親載瀅被過繼給奕訢的八弟鐘郡王奕詒,并承襲了貝勒爵位。
奕詒死后,作為載瀅的兒子溥偉,在慈禧的安排下,繼承了貝勒爵位。
溥偉從小聰明伶俐,飽讀詩書。
并被康有為看好,并夸贊他:清朝的宗室和內外諸臣中,沒有人能與他相比。
18歲這一年,溥偉在慈禧的旨意下,被過繼給恭親王奕訢的長子載澄,并繼承了恭親王的爵位。
要知道,和碩恭親王是所有親王中爵位最高,功勞最大的。
在咸豐、同治、光緒三朝,和碩恭親王是天子的至親,被封為可以世襲的鐵帽子王。
將溥偉過繼給有著這么高尊榮的載澄。
一個原因是恭親王沒有子嗣,另一個原因也說明慈禧對溥偉的重視。
溥偉因此備受矚目,他也被稱為小恭親王。
他的爵位,比他的親生父親載瀅還高幾級。
溥偉自繼承恭親王的爵位后,同時繼承了房產土地二百萬兩白銀,在所有的王府中名列第一。
除此之外,還有三樣象征恭親王身份的東西。
第一件是咸豐三年皇帝賞賜的金桃皮鞘白虹刀;
第二件是咸豐皇帝離京赴承德時,寫給奕詒的“密諭”;
第三件是奕詒任閱兵大臣時,御賜的紫寶石黃絲腰帶;
剛剛繼承恭親王爵位的溥偉意氣風發,志得意滿。
他拿著爺爺的金桃皮鞘白虹刀,白天把玩,晚上還要掛在床頭。
甚至他還擺出手握刀柄的架勢,對下人說:尚方寶劍在此,爾等聽命。
溥偉自繼承了恭親王爵位后,人生就像開掛了,他再次被任命為禁煙大臣。
溥偉以為他已經走上了人生的巔峰。
因為光緒發動了戊戌變法,慈禧心中有了罷黜光緒的念頭。
這個時候,溥偉也曾被列入皇帝繼承的人選。
因為,論功績,他的祖父是世襲的鐵帽子王,功績赫赫,發動辛酉,推行洋務,幫助皇室實現中興;論血緣,他是道光皇帝嫡親的曾孫,光緒皇帝的侄子,血統純正;論才智,也是溥字輩中最出眾的。
溥偉身邊的親信,更是對他極力擁戴,這讓溥偉也確信自己就是皇位繼承的不二人選。
1908年11月13日,慈禧太后緊急召見軍機大臣進宮議事,議事的主題是:在溥字輩中選定一人繼承皇位。
當各位軍機大臣進宮后,溥偉也得到了消息,他也確信自己是不二人選。
于是當天,他穿上親王的朝服等待著宣召。
然而,他從上午一直等到了傍晚,都沒有等到宣召的太監。
情急之下,他直接跑到了皇宮。
當他到宮門口時,恰好遇到一頂小轎奉召進宮。
溥偉便隨到了小轎后面,沒想到被太監攔住:老佛爺未宣親王進宮,請您留步。
溥偉只好隨轎在宮門口守了一夜,結果到第二天他等到的結果是:3歲的堂弟溥儀繼承皇位。比自己小三歲的皇叔載灃擔任監國攝政王。
真是萬般都是命,半點不由人。
明明志在必得,卻未能如愿。
溥偉就這樣錯過了皇位。
據后來載灃的弟弟載濤說,慈禧之所以中意載灃,是因為載灃聽話。當然還有個原因,小皇帝溥儀便于慈禧擺布。如果選了溥偉,溥偉太有主意,又受到群臣擁戴,不好控制。
凡事都有利弊,如果溥偉繼承了皇位,恐怕他就要替清朝收拾爛攤子。
但是溥偉卻想不通,不甘心,還因此大病一場。
之后,他并不為溥儀和載灃看好,甚至在商議要事的時候刻意疏遠他。
但他卻熱心朝政,在溥儀退位后。他熱衷復辟,找德國人合作,找辮子軍張勛復辟,與日本人合作,不惜傾盡家產。
最后日本人在策劃偽滿時,在推舉溥偉或是溥儀為皇帝時,稍微猶豫了一下。
最終日本人還是選擇了溥儀,原因是溥偉不好控制。
溥偉再一次與皇帝之位擦肩而過,還引起了溥儀的芥蒂,最后只好離開偽滿。
他在離開北京時,本來有很多錢財,如果從此歸隱,估計也能安享晚年。但為了復辟,耗盡了家產,政治上失意,經濟上拮據,最后56歲時,在貧病交加中,死在了長春的一家旅社里。
所謂功名利實祿、王權霸業,都不及用你用喜歡的方式過一生。但很多人就是因為想不通,放不下,一生為名利所累。
喜歡就點擊“黎庶文史”關注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