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把節約當作人生信條的人,到頭來發現,錢存下了,人生卻過沒了。
他們省吃儉用一輩子,銀行卡里的數字越來越大,可是鏡子里的自己卻越來越老。
存錢,成了他們唯一的快樂,他們看不慣任何"浪費"的行為。
他們拼命攢錢,卻從來沒有想過,這些錢到底是為了什么。
01
第一種命運:錢在銀行躺著,人在病床上躺著。
人這一輩子,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大概也就兩萬多天。
可是很多人,把大半生都用來存錢,最后錢是存下了,身體卻垮了。
我們身邊總有這樣的人,年輕時舍不得吃好的,舍不得穿好的,舍不得去旅行,舍不得享受生活。
他們的理由很簡單:要存錢,要為將來做準備。
結果呢?
六十歲的時候,銀行里有了幾十萬,可是身體卻出了問題。
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各種慢性病找上門來。
這個時候,存下的錢,全部用來,看醫生甚至還不夠。
更可悲的是,有些人就算有錢看病,也舍不得花。
他們寧愿選擇便宜的藥,也不愿意用好一點的治療方案。
最后,錢還在,人卻走了。
村里的老張就是這樣,一輩子省吃儉用,存了四十多萬。
得了癌癥后,醫生說有一種進口藥效果很好,但是貴一些。
老張舍不得,選擇了便宜的國產藥。
最后人走了四十萬一分沒花,全留給了兒子。
兒子拿著這些錢,心里卻五味雜陳。
02
第二種命運:錢留給了子女,子女卻不領情。
很多節約一生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想法:要給子女留點錢。
他們覺得,自己苦一點沒關系,只要能給孩子留下一筆錢就值了。
可是現實往往很殘酷。
有些子女,看到父母這樣節約,反而會埋怨:
“你們為什么不對自己好一點?”
我們不需要你們的錢,我們希望你們快樂"
“你們這樣活著有什么意思?”
還有些子女,拿到父母留下的錢,卻不珍惜。
因為這些錢來得太容易,他們反而不知道珍惜。
有的很快就揮霍一空,有的用來買奢侈品,有的拿去投資失敗。
我認識一個阿姨,一生節約,從來不舍得買新衣服,連水果都舍不得吃。
她說要給女兒存錢買房。
結果女兒大學畢業后,自己找了份好工作,很快就買了房。
根本不需要母親的錢。
女兒看到母親這樣節約,反而很心疼,經常勸她:
“媽媽,你不要這樣省了,該花就花,我們不缺錢。”
可是阿姨已經習慣了,改不了了。
最后,那些存下的錢,對子女來說,遠遠比不上一個健康快樂的父母。
03
第三種命運:錢越存越多,快樂越來越少。
節約成了習慣的人,往往會陷入一個怪圈:
錢越多,越舍不得花;越舍不得花,越不快樂。
他們看著銀行卡上的數字,心里雖然踏實,但是生活卻越來越單調。
不敢出去旅行,不敢下館子,不敢買新衣服,不敢享受任何需要花錢的快樂。
這樣的人生,有什么意義呢?
我們小區有個老爺爺,退休工資不少,加上之前存的錢,生活應該很寬裕。
但是他舍不得開空調,夏天熱得受不了也要忍著。
舍不得買新鞋,腳上的鞋子都開膠了還在穿。
舍不得和朋友出去吃飯,總是說太貴了。
結果呢?
朋友們慢慢不再叫他,因為每次都被拒絕。
家人也不愿意和他出去,因為他總是計較錢。
最后,他雖然有錢,但是卻越來越孤獨。
錢是工具,不是目的。
如果為了存錢而失去了生活的樂趣,那這些錢又有什么用呢?
人生苦短,該花就花,該享受就享受。
那些一生節約的人,最后的命運往往都不太好。
不是錢花光了,就是人走了錢還在。
不是子女不領情,就是自己不快樂。
其實,錢存下來是好事,但是不能為了存錢而委屈自己。
有錢的時候,該吃就吃,該穿就穿,該玩就玩。
在身體健康的時候,多享受一下生活。
在家人需要的時候,多花一點錢陪伴他們。
人生不過幾萬天,眼睛一閉一睜,一天就過去了。
眼睛一閉不睜,一輩子就過去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