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美國一男子因誤判入獄25年,可種種證據都表明他就是兇手,導致他的每一次上訴都被法院駁回,無奈之下他開始自己研究案件尋找真兇,最終經過15年的不懈努力,終于查出了當年謀殺案的真相。
而在兇手身份被揭露的那一刻,所有人都驚掉了下巴,因為警方一度將此人當成了最值得信賴的人,那么兇手到底是何身份?男子又是如何在15年的時間里,一步一步為自己洗刷冤屈的呢?
1991年5月23日凌晨2點,美國紐約州的志愿消防員巴里·班奇接到一通電話,消防隊長通知他五指湖地區的一座農舍發生了火災,讓他立即前去增援。
可當巴里聽清案發地點的時候,他卻情不自禁地愣了一秒,因為在那里居住的人他認識,是他哥哥的前妻薩賓娜·庫拉科夫斯基,于是他趕忙穿上制服,開著皮卡車向案發地趕去。
等巴里趕到現場時,發現那里的農舍早已被大火吞沒,并經過詢問得知里面的住戶并沒有跑出來,這也就是說哥哥的前妻薩賓娜仍被困在大火里,可他并沒有輕舉妄動,而是聽從隊長的安排,按部就班地展開了救火行動。
到了天蒙蒙亮的時候,農舍的大火終于被消防員們一同撲滅,隨后隊長立即安排人手進到屋子里,查看是否有人不幸喪生,而作為志愿消防員的巴里則被安排在外圍進行檢查。
巴里接受了隊長的安排,立即到附近查探了起來,沒過多久巴里突然發出一聲驚叫,他竟然在距離農舍大約90米遠的位置發現了一具女尸,而此人正是他哥哥的前妻薩賓娜·庫拉科夫斯基。
聽聞巴里的驚叫聲后,附近的消防隊員以及隊長都靠了過來,當看清女尸的模樣后,消防隊長當即選擇了撥打報警電話,因為薩賓娜并非死于火災,被發現時她的全身一絲不掛,身上有多處刺傷、瘀傷、燒傷以及咬傷的痕跡,顯然生前遭受過非人的對待。
在場的消防員議論紛紛,都認為做出此事的人一定是個瘋子,顯然這是一起非常惡劣的殺人事件。
警方很快趕到了現場,協同消防員一起做了現場的勘查,最終得出火災的起始時間大約在凌晨12點30分至1點整左右,并在薩賓娜的房間里發現了助燃劑的痕跡,也就是說這場火災的起因是有人故意縱火,而且縱火的人很有可能就是殺害了薩賓娜的兇手。
隨后,法醫對薩賓娜進行了尸檢,并在她的指甲縫里提取到了疑似兇手的DNA樣本,可由于90年代的DNA數據庫還沒有完全形成,除非找到嫌疑人,否則用處并不大。
根據尸檢報告顯示,薩賓娜全身上下的傷痕非常多,有燒傷的痕跡,有被利器刺傷的痕跡,也有被鈍器所傷的痕跡,甚至連咬傷都有,傷口多到連法醫都不好馬上判斷出哪里才是她的致命傷。
但法醫并沒有檢測出她有被侵犯過的痕跡,因此警方推斷兇手在作案時明顯有泄憤的嫌疑,這也就是說兇手的作案動機應該是仇殺,那么薩賓娜到底得罪了什么人呢?
薩賓娜·庫拉科夫斯基,案發時49歲,于兩個月前跟丈夫羅恩·班奇離婚,目前在卡尤加縣兒童保護部做一名護工,社交圈極其簡單,每天除了跟同事打交道,就是跟孩子在一起,別說得罪什么人了,就連與人爭吵都很難發生。
警方思來想去,覺得唯一有可能對薩賓娜產生恨意的,似乎也只有跟她剛剛離婚的前夫羅恩了,于是警方立即找來了羅恩的弟弟巴里前來問話,也就是那位發現薩賓娜尸體的志愿消防員。
據巴里介紹,薩賓娜之前一直和哥哥羅恩住在這座失火的農舍里,但是在案發的兩個月前,兩人不知什么原因選擇了離婚,不過他們屬于和平分手,如今兩人仍然是很要好的朋友,只不過不再是夫妻關系了而已。
而且,離婚后羅恩擔心薩賓娜沒有住的地方,還將房子留給了薩賓娜居住,因此巴里認為自己的哥哥羅恩一定不可能是兇手。
警方自然不可能輕信巴里的一面之詞,更何況他們還是親兄弟,所以還是對薩賓娜的前夫羅恩展開了調查。
經過調查,警方發現羅恩案發當天正在紐約州的奧本市,并經過他身邊的朋友和家人證實,他在案發當天并沒有離開過奧本市,這也就是說羅恩完全沒有作案的時間,于是警方排除了羅恩的嫌疑。
而除了羅恩以外,警方暫時找不到其他可疑的嫌疑人了,無奈之下只好采用最笨的辦法進行破案,開始對薩賓娜身邊的每一個人進行逐個詢問。
不得不說,有時候最笨的方法反而是最有效的,警方在盲目排查的過程中,還真得到了一條重要的線索。
據薩賓娜的同事介紹,薩賓娜平時與同事相處得極好,沒有發生過任何矛盾,但薩賓娜在大約八個月前卻遇到了一個麻煩。
由于工作的原因,當時她將一名17歲的女孩帶回了兒童保護機構,因為這名女孩在家中時常遭受父親的家庭暴力,而女孩的父親羅伊·布朗對薩賓娜帶走他女兒的行為非常生氣,因此每天都給兒童保護機構的辦公室打電話進行騷擾,還寄了幾封威脅信,叫囂著如果不把女兒還給他,他就要殺死兒童保護部的所有人。
兒童保護部的工作人員不堪其擾,于是選擇了報警,而幾天后羅伊就因威脅他人生命安全罪被判處了入獄八個月,于六天前正好出獄,而薩賓娜又在這個時候恰巧遇害,這就很難不讓人懷疑兇手可能就是羅伊,畢竟他確實具備足夠的作案動機,因此警方立即找上了他。
趕到羅伊家中,警方詢問了他當晚的動向,他表示自己整晚都和女友在家中,沒有去別的地方,可當警方想要向羅伊的女友進行核實時,卻發現他口中的女友現在正在監獄中服刑,根本不可能和他在一起。
顯然,羅伊對警方撒謊了,再加上他具備絕對的作案動機,因此警方沒有再做猶豫,第二天就逮捕了羅伊。
被捕后,羅伊堅稱自己沒有殺害薩賓娜,稱之前說謊只是因為害怕而已,可種種現象都將兇手的身份指向了他,于是警方還是以縱火和謀殺兩條罪名向羅伊提起了訴訟。
1992年1月23日,薩賓娜被殺一案正式開庭審理,法庭上檢方請出了一位咬痕分析師,并當庭拿出一份檢測報告,稱此前在羅伊那里獲取到的咬痕與在薩賓娜身上發現的咬傷完全一致。
隨后,檢方又叫出了兩名證人,他們分別是羅伊的前妻和前女友,她們都表示羅伊一直都有咬人的習段,每當羅伊發火的時候就會咬她們,還經常用“咬你”作為一種威脅的手段,于是陪審團根據這一證據,最終裁定羅伊·布朗謀殺罪名成立,判處25年有期徒刑。
聽到審判結果的羅伊既沮喪又憤怒,在牢房里他拒絕睡在床上,因為他認為那是給罪犯準備的地方,他不是罪犯,他寧可睡在地板上,并從此開啟了一段漫長的申訴之路。
從1995年開始,羅伊開始頻繁地向法院提出上訴,還主動申請進行DNA比對,希望警方能夠用當年法醫在薩賓娜指縫里找到的DNA樣本與自己的DNA數據進行對比,以此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可遺憾的是,法院駁回了他的所有上訴申請,同時警方還表示之前在案發現場獲取的DNA樣本,已經在最初的測試中消耗殆盡,目前警方手里也沒有DNA可以供他比對了,讓他死了這條心。
可真實的情況卻根本不是這樣,其實警方手里還有很多DNA樣本可供比對,之所以這么說,只是想讓羅伊徹底死心而已。
因為在90年代,DNA技術還并不算成熟,想要進行一次DNA的比對,需要耗費的人力和物力都是巨大的,所以司法部門不愿意在一個罪犯身上浪費太多的資源,至少在警方和法院的眼里,羅伊就是一名毫無爭議的罪犯。
可羅伊并沒有因此放棄,反而越挫越勇,既然無法依靠別人,那就靠自己,于是在接下來的七年時間里,他每天在監獄的圖書館瘋狂學習法律知識,并整理出了關于此案的幾乎所有資料,然后將這些資料都寄給了他的繼父代為保存。
漸漸的,羅伊感覺自己距離揭開真相已經不再遙遠,可就在這時他卻收到了一則令他崩潰的消息,他繼父的房子在一場大火中被幾乎焚燒殆盡,他收集了七年的資料以及570頁法庭文件也隨之燒毀,整整七年的努力化為了泡影。
聽到這個消息后,羅伊差點瘋掉,自入獄以來第一次有了放棄的念頭,但就在這時他偶然得知了美國《信息自由法》的存在,這是一條在1996年才正式完善的新法規,其存在的意義就是讓社會中的信息完全透明化,使普通大眾也能輕而易舉的知道真相。
而根據這條法規的內容描述,羅伊將有權利以15美分一頁的價格,購買此案的一切公開文件,為此他只需要支付28.5美元就可以獲得有關本案的所有相關資料。
于是,羅伊在寄出28.5美元后,很快就收到了一份郵寄給他的檔案袋,里面詳細記錄了所有本案相關人士的口供,于是羅伊立即開始研究了起來。
在將文件統統翻閱了一遍之后,羅伊猛然發現這份資料比他之前七年整理出來的信息還要全面,竟然有一份他此前從未見過的警方審問記錄,而也正因為這一份筆錄,讓羅伊終于找出了本案的真相。
這份關鍵的供詞來自于一位名叫塔米·海斯納的女人,還記得那位名叫巴里·班奇的志愿消防員嗎?他是第一個發現受害者薩賓娜尸體的人,而且他與受害者薩賓娜早就相識,因為薩賓娜與他的哥哥結過婚,所以薩賓娜曾是他的正牌大嫂,而這位關鍵證人塔米·海斯納就是這位巴黎的妻子。
她曾在當年闡述的供詞中這樣描述:案發當晚,巴里趕去救火的時候,自己就坐在他車里的副駕駛上,她清楚地記得當時巴里并不是第一時間趕去的火災現場,而是在距離火災現場大約100米的地方停了下來,稱要搜查一下四周,看看是否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
這無疑是一條重要的信息,因為已經熟讀卷宗的羅伊知道,當年薩賓娜的尸體就是在距離房子90米遠的路上被人發現的,而且第一個發現尸體的也不是別人,正是志愿消防員巴里,仿佛他一早就知道薩賓娜就在那里一樣,這個巧合立即引起了羅伊的興趣,而且他對巴里研究得越多,他就越覺得巴里非常可疑。
事實上,當年在警方得到巴里妻子塔米的供詞后,他們也曾調查過巴里,可巴里立即就給出了一份明確的不在場證明,稱自己在案發當晚一直在酒吧喝酒,直到凌晨1點30分才離開,而受害者薩賓娜家中的起火時間則在12點30分到1點整之間,因此他完全沒有作案的時間。
后來,經過警局的調查,最終也證實了巴里的供詞,酒吧老板以及服務人員都親眼看到巴里確實是在1點30分才離開的酒吧,只不過警方在調查的時候中間出現了一個小插曲。
其中,有一位酒吧常客表示在午夜12點的時候,曾看見巴里離開了酒吧,可至于他什么時候回來的卻不是很清楚,畢竟二人也不是朋友關系,不可能一直關注他的存在。
看到這個信息后,羅伊突然有了一個猜想,假設巴里是在12點離開酒吧以后,直到1點30分才回來的話,那么中間的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則完全足夠他將薩賓娜殺害以后再返回酒吧,這也就是說巴里當時的不在場證明根本不成立。
可當時的警方并沒有繼續追查下去,而是直接選擇了相信巴里,只因為巴里當時的身份是一位志愿消防員,所以警方下意識地將他當成了自己人。
可事實上,志愿消防員并非正規的消防員,他不用坐班也不用來報道,只有遇到火勢比較嚴重的時候,消防隊隊長才會打電話給他,讓他臨時趕來幫幫忙,簡單來講巴里只是一個沒有編制的臨時工而已,因此根本沒人會在乎一位臨時工的人品以及曾經的過往,只要是身體健康的人都可以來上崗。
得知此事之后,羅伊立即拜托外面的朋友,開始詳細調查巴里,得知巴里曾因為襲擊一名女孩被捕入獄,后來這名女孩還獲得了針對巴里的限制令,同時巴里的一位女鄰居還表示自己非常害怕他,因為他看女人的眼神總是非常奇怪。
顯然,巴里此人確實存在很多問題,于是羅伊對他展開了更加深入的調查,并又發現了很多有關巴里的惡劣行徑,證實了此人就是一位做事毫無下限的人,因此他更加懷疑巴里才是真兇。
于是在2003年12月24日,羅伊再次聯系了法院,要求法院根據現有的證據推翻此前對他的定罪,可還是被法院否決了。
羅伊越想越生氣,于是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舉動,直接以自己的名義寫了一封信寄給了巴里,稱自己已經知道他就是兇手,并且馬上就能獲取到他的DNA,以此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羅伊本來是想用這種方式炸一下巴里,畢竟他手里沒有決定性的證據,因此也不敢100%的確定巴里就是兇手,可令羅伊沒想到的是,他的這個行為卻讓他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五天后的早上,羅伊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有關巴里的新聞,巴里·班奇在凌晨獨自走向了迎面駛來的AMTRAK列車,選擇了自我了斷。
得知這個消息的羅伊瞬間愣住了,在監獄里毫不顧忌形象地破口大罵,他根本沒想到只是小小的嚇了巴里一下,巴里竟然就選擇了自盡。
如今真兇已死,這回想要翻案無疑變得更加的艱難,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此刻他終于可以確定巴里正是本案的真正兇手,可如今真兇已死,他又該何去何從呢?
無奈之下,走投無路的羅伊選擇了依靠民間組織進行申訴,于是在2005年的年初,羅伊聯系了一個名叫“清白”項目的組織負責人,希望他們可以幫自己洗脫身上的罪行。
如今,巴里死無對證,唯一能證明羅伊清白的就只有巴里的DNA樣本,于是清白組織的人立即聯系到了地方法院,申請挖開巴里的尸體用以獲取DNA樣本,但法院以證據不足為由拒絕了他們的申請。
于是,清白組織的人就又想到了另一個辦法,用巴里女兒的DNA與薩賓娜指縫里的DNA進行比對,因為近親之間的DNA數據差距很小,如果巴里女兒的DNA與兇手的DNA的匹配度足夠高,這就足以證明巴里就是兇手,哪怕不能直接作為決定性證據來使用,此后當他們再次申請獲取巴里的DNA樣本時,法院也將沒有了再拒絕的理由。
于是,清白組織立即聯系了巴里的妻子塔米·海斯納,并說明了來意,在獲取了巴里女兒的DNA樣本后,立即帶回實驗室進行比對。
可比對的結果卻出乎了所有人預料,巴里女兒的DNA與兇手DNA的匹配度竟然只有可憐的50%,按照這樣的結果來看,巴里顯然不可能是兇手,可種種跡象卻又表明巴里就是真兇,那么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難道真的只是一場誤會?
可就在這時,清白組織的人突然靈光一現,一手拿著巴里女兒的照片,一手拿著巴里的照片來回審視,最終想到了一種可能,或許巴里的女兒并不是他親生的也說不定。
不過,這種事想要巴里的妻子親口承認顯然可能性不高,所以想要驗證他們的推測是否正確,還是需要獲取到巴里的DNA樣本,可他們之前向法院提交的申請已經被拒,再申請的結果恐怕也是一樣,于是清白組織決定另辟蹊徑,準備借助輿論的力量讓法院同意。
他們先是將本案的各種信息發布在各大媒體網絡上,從而側面表達出本案可能真的判錯了,然后將羅伊這些年來申訴的艱辛歷程詳細地描述了一遍,從而引起民眾的同情,最終在輿論到達最高點的時候,清白組織再次向法院提出申請,而這一次法院迫于輿論的壓力,終于同意了獲取巴里DNA樣本的申請。
在獲得了巴里的DNA樣本后,經過法醫專家們的反復比對,最終確定了巴里的牙齒與薩賓娜身上發現的咬痕完全吻合,而且巴里的DNA也與薩賓娜身上發現的DNA完全匹配,這也就是說巴里才是殺害薩賓娜的真正兇手。
與此同時,警方也在隨后的調查中搞清楚了巴里當年的作案動機,并還原了整個作案經過。
據巴里朋友所說,巴里在案發前幾天經濟方面出了問題,于是他就盯上了薩賓娜現在居住的房產,因為這處房產原本是巴里哥哥羅恩的,只不過羅恩比較善良,在離婚后將房子留給了薩賓娜,所以巴里很不服氣,想著自己是羅恩的親弟弟,憑什么不給自己,反而留給一個外人呢?
因此案發當晚,喝了不少酒的巴里來到了薩賓娜的家里,兩人就房子的歸屬問題吵了起來,巴里認為這是屬于他家的產業,勒令薩賓娜立刻滾出去,而薩賓娜自然是不可能離開,于是兩人越吵越激烈,并漸漸升級為肢體沖突。
最終,巴里失去理智殺害了薩賓娜,然后巴里點燃了房子,準備來一個毀尸滅跡,卻沒想到薩賓娜還有一息尚存,在火燒的刺痛下竟拖著重傷的身軀跑到了屋外,可最終還是被巴里發現,徹底將她殺害了,這也是為什么薩賓娜最后的死亡地點是在屋外的原因。
最后,巴里在確定了薩賓娜已經完全斷氣后,又重新返回了酒吧,其目的就是為了制造一份不在場的證明。
事到如今,真相終于大白于天下,于是在2007年1月,時年46歲的羅伊·布朗終于如愿以償走出了牢房,重新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氣。
不得不說,羅伊的堅持實在讓人欽佩,整整15年的時間里,他從來沒有向命運低過頭,哪怕整個社會都在與他為敵,他也依然在申訴的道路上不停地前行,最終還當真依靠自己一步步的努力與堅持,成功為自己洗刷了冤屈。
那么,對此大家有何看法?歡迎在評論區里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