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5日,第52屆歐亞商業與經濟學會(Eurasia Business and Economics Society, EBES)會議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會上,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教授獲頒2025年“歐亞商業與經濟學會會士獎”(EBES Fellow Award),以表彰其在發展經濟學、農業經濟學和經濟轉型研究領域所作出的杰出貢獻。這是該獎項設立十年來首次授予中國學者。
歐亞商業與經濟學會成立于2008年,是致力于推動經濟學與商學研究的重要國際性學術組織,現有來自全球80多個國家的2500余名會員,涵蓋學術界、政府機構、企業界和非營利組織人士。學會每年舉辦高規格國際學術會議,出版《歐亞經濟評論》(Eurasian Economic Review)和《歐亞商業評論》(Eurasian Business Review)兩本核心期刊,為全球經濟、管理和金融領域學者提供一流交流平臺。歐亞商業與經濟學會倡導學術自由與跨學科研究,特別關注歐亞地區經濟發展,同時致力于促進全球范圍內的學術合作與知識創新,已成為連接東西方經濟學研究的重要橋梁。
“歐亞商業與經濟學會會士獎”設立于2015年,是歐亞商業與經濟學會最高榮譽獎項,旨在表彰在經濟學和商業研究領域作出終身杰出貢獻的學者。該獎項每年評選一次,由學會執行董事會基于候選人學術成就嚴格遴選,每次僅授予一名在相應學術領域的理論、實證或方法論方面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學者,獎項在每年7月份召開的歐亞商業與經濟學會會議上頒發。
會議期間,林毅夫教授應邀以“What Drives Development Success?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Meets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什么推動了發展的成功?新制度經濟學與新結構經濟學的認識)為題作主旨演講。林毅夫教授在演講中對比了新制度經濟學與新結構經濟學的觀點。他指出,2024年經濟學諾貝爾獎獲得者阿西莫格魯、約翰遜和羅賓遜提出的制度假說未能通過實證檢驗,存在實證數據問題、與歷史證據不一致以及對制度形成決定因素的誤解。從新結構經濟學的視角來看,一個國家發展成敗的關鍵在于其政府選擇的發展戰略是否遵循由要素稟賦及其結構內生決定的比較優勢戰略。制度是發展戰略的內生結果,而發展戰略的選擇決定了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成敗。新結構經濟學提出的假說獲得了1960年到2023年跨國數據的實證檢驗支持,并且從新結構經濟學的視角來看,每個國家都有機會實現動態增長,前提是能夠基于自身擁有的要素稟賦(稟賦結構),選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能夠做好的領域(比較優勢),并通過有為政府的協助,幫助企業,將這些優勢產業做大做強。
點擊圖書封面查看詳情
《新結構經濟學(典藏版)》
林毅夫 著
獲中國出版政府獎、“三個一百”原創圖書出版工程獎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最值得對外譯介推廣的百種圖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