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山東泰山俱樂部放了一個大新聞,開發布會說因為主教練崔康熙舊傷復發,不能執教了,俱樂部要組成臨時教練組完成剩余的聯賽。
在聯賽初,就傳出來崔康熙與俱樂部的矛盾,因為解約金高,俱樂部拿不出來錢,所以遲遲不解約崔康熙,直到聯賽第16輪結束后,有消息說崔康熙就回韓國聯系不上了,俱樂部找教練找不到,夏季轉會的事情沒辦法商議。再后來就是傳出來崔康熙的教練團隊在媒體上發文好幾次,好像是在說俱樂部說謊等。
山東泰山俱樂部與教練團隊鬧出來這樣子的事情,審計或者監察部門應回頭追責當初引進教練團隊的人,當時李霄鵬還在家閑賦呢,足校的教練團隊有至少有兩名教練帶過中超俱樂部一線隊,帶出來韋世豪的侯志強沒工作搞直播,于遠偉帶著二十多歲的小球員打青年聯賽,山東泰山俱樂部不缺教練,怎么就聘請了韓國的一個教練團隊,67歲的殷鐵生與64歲的崔康熙差了多少,來了一個團隊,還得讓崔鵬騰地方,所以,監察或者審計部門應該問一問,當初引進一個團隊是處于什么考慮,合同條款是怎么談的,讓俱樂部陷入如此為難的處境。
回過頭來說今天這個事情,說一紙釋兵權,讓人想起來歷史上的杯酒釋兵權,你有沒有大宋皇帝的智慧。就按企業管理的道理來說,崔康熙沒有辭職,你這樣在任上把人家解聘了,如果是在一般企業里,這是違法行為,要付給員工雙倍的工資作為違約金,這哪里來的是不用付違約金?
按正常企業管理來說,員工失聯了,可以引用企業管理的相關制度,按曠工處理,與這個員工解約,不用支付違約金,如果員工的行為給企業造成了損失,企業還可以向員工追索賠償。山東泰山俱樂部在官宣中,不是與崔康熙解約,不是舉證出崔康熙的違規之處,還在向崔康熙示好,表達出對崔康熙的關心,這種行為實在是讓人看不懂。
一般企業與員工簽勞動合同的時候,都會約定員工要服從工作調動,不服從調動的,可以解約,或者單方解約,或者雙方協商解約,這都可以約定。崔康熙雖然是外教,但到了中國的企業里,也得服從中國企業的管理制度,也得服從中國的勞動法律。問題的關鍵還在于簽訂合同時,有沒有這個條款。
按照市場規律來講,消費者需要什么樣的產品,生產者就生產什么樣的產品,按照這個邏輯來說,中國足球在職業化后退步30年,是因為球迷消費水平的原因,要不然就沒有球迷看球了。
那么山東泰山隊在2021年后的退步,也有可能是球迷消費水平的退步??纯矗銟凡磕涿畹爻隽诉@么一招,就有人來捧俱樂部的高招了。中國足球的退步,媒體和球迷要承擔80%以上的責任。
說山東泰山俱樂部高招的,是說解除了崔康熙職務不再當教練了,處境尷尬了,違約金也省了。山東球迷是有主見的啊,以前球隊客場輸了球,還會主動去機場接機送上安慰和鼓勵。當年桑尼和圖巴下課,沒有球迷這么歡天喜地的,要不然伊萬雖然在泰山隊下課,還一直保持好名聲呢。
崔康熙有什么騎虎難下的,這個新聞發布會就是證據,公布的那個文件就是證據,找足聯打官司輸不了,就連在中國打起來勞動糾紛官司都輸不了,有什么騎虎難下的,這種心態只能說明俱樂部找的這些球迷水平不行。
再說違約金,一般來說,解約足球教練的職務,一般是把合同剩余的工資全部支付了就行了,球迷傳出來的1000萬不知道是哪里來的數據。俱樂部組成臨時團隊代替崔康熙,不與崔康熙的解約,當然是剩余合同的金額依然照付不誤,臨時團隊的工資也得支付,不知道這些球迷就怎么得出來結論違約金省了,這個臭腳捧得也太沒有水平了,腦仁與小米粒一樣大小也不會歡天喜地。
與崔康熙現在這樣的情景,在2011年遇到過,俱樂部對伊萬不滿意了,俱樂部就宣布伊萬下課,原來的教練團隊留下,被球迷稱呼為“二萬”的助教馬季奇當起了主教練,帶著球隊打聯賽,當年的情景與今年相似,但當年的俱樂部各項工作沒有出現大的波動。
看來,有什么樣的俱樂部經營者,就有什么樣的球迷,山東泰山隊從2021年的雙冠王,到2025年連強隊都不是,也是有原因的。
管理不是瞎指揮,管理是“組織、計劃、指揮、協調、控制”等活動的集合,山東泰山隊的教練組聘不成功,是組織能力不行,教練回到韓國聯系不上,是協調能力不行,教練組的工作失控,是控制能力不行。一線紙就解約一個教練團隊,這沒有合法的地方,不是高招是昏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