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Eye研究院注意到,上周(2025.6.30-7.6),由前YY游戲、虎牙直播負責人周劍所創立的Micro Showtime旗下海外短劇平臺Playlet數據迎來暴漲:投放素材量暴漲118.4%、下載量環比前一周增長332.4%、美國地區App Store娛樂總榜上升232名。
Playlet為何能夠取得如此成績?背后可能有著怎樣的原因?
本期,DataEye研究院以數據為基準,從多角度對Playlet進行客觀分析,希望給從業者帶來一定參考。
一、Playlet數據表現
(一)下載量與收入量趨勢
點點數據顯示,近30天時間內,Playlet于7月3日之前,日下載量始終穩定在3000次左右,7月3日開始有明顯上升趨勢,至7月6日呈直線拉升狀態,日下載量達峰值3.8萬次左右,較7月2日的4474次提升了754.0%。
近一周(6.30-7.6)下載量10.7萬次,較前一周(6.23-6.29)增長了8.3萬次, 環比增長332.4%。
點點數據顯示, 近30天時間內,Playlet收入量趨勢與下載量趨勢高度接近,7月3日及之前,Playlet日收入普遍維持在2萬美元左右,自7月4日開始直線上升,由前一日的1.8萬美元飆升至17.3萬美元,至7月6日達最高點,日收入23.4萬美元,較7月3日的1.8萬美元增加了21.6萬美元,漲幅高達1228.7%。
(二)投放趨勢
ADX海外短劇版數據顯示,截至7月6日的近30天,Playlet素材投放力度有明顯升高。
從時間維度來看,6月17日及之前Playlet日投放素材量始終維持在1000組左右,自18日起素材量大幅增高,至19日逼近3000組,而后稍有回落,穩定在1500組左右,至7月3日,Playlet日投放素材量再度大幅提升,至7月4日超5000組,而后稍有回落。
對比發現,上周(6.30-7.6)Playlet投放素材量共6637組,較前一周(6.23-6.29)的3039組增加了3598組,環比增幅達118.4%。
(三)媒體分布
ADX海外短劇版數據顯示,近30天,Playlet投放媒體以Facebook、Instagram、Facebookaudience及Messenger為主,四家平臺素材量占比基本持平。
(四)素材特征
ADX海外短劇版數據顯示,近30天Playlet投放短劇中,《17 Heartbreaks: When Love Has No Voice》位列第一,也是唯一一部素材量超3000組的短劇,《Crossing Lines with My Brother-in-Law》位列第二,素材量接近2000組,其余八部短劇素材量均未超過1000組。
題材方面,“情感”為最熱門標簽,除未披露標簽短劇外,“情感”標簽在TOP 10短劇中占比100%,其次是“女頻”標簽占比66.7%、“都市”標簽占比55.6%。
結合以上數據,DataEye研究院觀點如下:
Playlet近期下載量趨勢與素材投放力度變化呈正相關態勢,從短劇素材角度來看,近期素材投放力度與下載量同步提升,或許與兩款頭部短劇有關。
二、原因分析
不難發現,近30天素材量超2000組的兩部頭部短劇對Playlet數據產生了明顯影響,那么聚焦到最近一周Playlet數據的飆升,又是否與這兩部短劇有關?或者還有其它因素影響?
為探究這一問題,DataEye研究院進一步整理了Playlet近7天投放短劇TOP 10,如下:
對比發現,近7天Playlet投放短劇榜首依舊是《17 Heartbreaks: When Love Has No Voice》,且素材量同樣為3237組,這意味著該部短劇于近一周內開始投放,且素材投放力度遠超其它短劇。
此外,DataEye研究院發現,近7天Playlet投放短劇TOP 4均為新短劇,且均為同一部短劇的不同譯制版本,包括英語、德語、西班牙語和法語版本,同時近7天Playlet也僅上線了這4部新短劇。
因此,整體來看,《17 Heartbreaks: When Love Has No Voice》這部劇的不同語言版本近7天素材總量達到了4797組,占上周Playlet投放素材量的72.3%。
再從時間角度來看,該短劇不同語言版本基本均在7月3日左右開啟投放,這與當日Playlet素材投放力度、下載量雙雙大幅上漲相契合。
綜上,DataEye研究院認為:Playlet近期數據暴漲,核心原因便是由其所上線的新短劇《17 Heartbreaks: When Love Has No Voice》帶動,通過這一部爆款帶動平臺整體數據上漲。
三、“女性力量”成為新答案?
一部爆款帶動平臺數據飆升的案例并非沒有,但素材量占比達全平臺七成、帶動平臺下載量數倍增長的情況仍舊少見,《17 Heartbreaks: When Love Has No Voice》到底有什么魔力?
在內容形式上,該短劇采用了較為常見的“契約婚姻”模式,男主因祖父遺愿娶了女主,卻將其視為家族責任,拒絕給予情感回應。與此同時,女主另辟蹊徑選擇了“失聲妻子”的設定,將其在婚姻中遭受的壓抑更大程度地展現,最終在經歷17次心碎后,女主情感覺醒開始自我救贖。
無獨有偶, 另一 海外短劇平臺ReelShort近7天投放短劇榜首《Obsessed with His Silent Bride》同樣為“契約婚姻+失聲妻子”模式,素材量1233組,遠超平臺其他短劇。
劇情上,兩部短劇均為“失聲女主”與“冷漠繼承人”締結契約婚姻,外界均有第三方持續施壓,制造沖突與羞辱,最終推動女主從沉默走向覺醒,進而喚醒男主的真情或自我力量。
從數據來看,《17 Heartbreaks: When Love Has No Voice》成為上周(6.30-7.6)DataEye海外短劇排行榜(只看新短劇)榜首,《Obsessed with His Silent Bride》則是ReelShort近7天投放短劇榜首。
DataEye研究院認為:這兩部相同類型短劇均成為爆款,直接原因與“契約婚姻+失聲妻子”的設定有關,但核心原因則在于對“女性力量”展現的內核與打破常規的新奇設定。
如Playlet近30天投放短劇第二名《Crossing Lines with My Brother-in-Law》,該短劇于6月17日開啟投放,成為當周DataEye海外微短劇熱榜(只看新短劇)第二名。
在題材上,該劇選擇了較為少見的“背德”題材,講述了女主在丈夫去世后被婆家壓迫,后被小叔子陪伴、照顧,最終成為伴侶的故事。
“背德”題材正是其打破常規的新奇設定,打破了常規的社會倫理框架,能夠帶給觀眾更強的情緒刺激感。
不過在內核上,該劇依舊是強調“女性力量”。
丈夫去世后,面對婆家逼迫打胎,女主即便被趕出家門也拒絕放棄孩子;在小叔子的照顧下,女主最終也找回自信,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向婆家人發起民事訴訟。
從陷入低谷到最終成長,這部短劇同樣展現了逆境下“女性力量”的成長曲線。“女性力量”的內核,外加“背德”題材的新奇設定,促使該短劇成為Playlet又一爆款案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