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發表于 《科技導報》2025年第12期科技新聞-前沿動態
7100年前云南人曾奔赴青藏高原
單一位來自云南的“7100歲老人”展現出其基礎亞洲血統,這與青藏高原人群中一個深度分化的“幽靈血統”相關
(圖片來源:
Science
青藏高原人群的“幽靈祖先”源自哪里?這個長期未解的謎團得到了關鍵線索。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付巧妹團隊通過對來自云南17個遺址、7100年前以來的127例古代人類基因組測序,首次從遺傳學角度精準識別了青藏高原“幽靈祖先”,并探討了云南作為多元人群交流樞紐的關鍵作用。2025年5月29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
Science
此前,該團隊研究發現,自5100年前至今,青藏高原人群約80%的遺傳成分源自9500年前至4000年前的中國北方人群,但剩下的20%來源不明,被學界稱為“幽靈祖先”。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名距今7100年的云南興義遺址個體,其基因組中攜帶了一種此前未被識別的、深度分化的亞洲遺傳成分。研究團隊將其命名為“亞洲基部興義祖先”。進一步分析發現,這一遺傳成分不僅在古代青藏高原人群中有貢獻,也在現代藏族基因組中保留,這表明以“亞洲基部興義祖先”為代表的古老人群正是青藏高原“幽靈祖先”之一。
研究發現,這一“幽靈祖先”至少在4萬年前就已從其他亞洲人群中分離出來,并在云南地區長期繁衍生息,直到7100年前,仍有攜帶該遺傳成分的人群存在。值得注意的是,比“亞洲基部興義祖先”更早的1.1萬年前的廣西隆林個體,也含有這一遺傳成分。然而,到了8000年前至6000年前間,這種遺傳成分在廣西人群中迅速減少,并在后來的歷史時期徹底消失。相比之下,青藏高原人群則將其保留下來,成為其遺傳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綜合
Science、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官網)
《科技導報》創刊于1980年,中國科協學術會刊,主要刊登科學前沿和技術熱點領域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權威性的科學評論、引領性的高端綜述,發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完善科技管理、優化科研環境、培育科學文化、促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的決策咨詢建議。常設欄目有院士卷首語、科技新聞、科技評論、專稿專題、綜述、論文、政策建議、科技人文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