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意大利七月的陽光下,幾十位中國游客剛結束上午的游覽,正準備享用一頓地道的意式午餐。
然而,當他們僅僅離開大巴車半小時后,眼前的景象讓他們瞬間僵住。車門洞開,車廂內一片狼藉,幾十個沉重的行李箱竟然全部不見了。
隨之消失的,是幾十萬的現金、電子產品、名牌包,以及一塊價值二十多萬的勞力士手表。
這短短半小時內,究竟發生了什么?
半小時的午餐,換來一車狼藉
七月的意大利,陽光正好,一切都像是明信片里的樣子。幾十個中國游客組成的旅行團,剛剛結束了上午的游覽,正沉浸在歐洲的浪漫光環里。
大巴車停在路邊一家餐廳旁,大家說說笑笑地走進去,準備享用一頓地道的意式午餐。誰能想到,這短短半小時,竟是一場精心布置的陷阱。
等他們酒足飯飽,心滿意足地回到車上時,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釘在了原地。
車門敞開著,像是被猛獸撕開了一道口子,車廂里,行李箱像被剖開的魚肚,里面的衣物、紀念品、電子產品撒了一地。
短暫的驚愕過后,是恐慌的清點。
一個年輕游客剛買的電子產品、新換的歐元現金和所有證件,加起來近兩萬塊,全沒了。
一位阿姨在巴黎專柜排隊買的包,連同護膚品,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最慘的是一位老大爺,他在巴黎剛入手一塊二十多萬的勞力士,寶貝得不行,特意用好幾層衣服包著,塞在行李箱最深處。
可現在,箱子空了,他眼前一黑,一口氣沒上來,險些癱倒在地。
整個旅行團,幾十號人的財物,從牙刷毛巾到名表珠寶,被洗劫一空,幾十萬的損失,就這樣壓在了這群異國異鄉的游客心上。
說實話,這不像一場偶遇,更像一次精準的狩獵。
大家越想越不對勁。
這家餐廳的位置相當偏僻,前不著村,后不著店,大巴車停放的角度,恰好是餐廳里的視覺死角,從窗戶里根本看不到車的情況。
這簡直是為小偷量身打造的作案地點。
更讓人不寒而栗的,是一位游客無意中拍下的視頻,就在他們進餐廳前,一個戴著頭盔的男人,騎著一輛電瓶車,像蒼蠅一樣繞著大巴打轉,不時停下來盯著車門看。
這個鬼祟的身影,在附近足足徘徊了二十分鐘。
顯而易見,這不是臨時起意的見財起意,這是一場有預謀、有踩點、有計劃的“精準打擊”,竊賊對他們的行蹤了如指掌,甚至可能算準了他們的用餐時間。
這群游客,在竊賊眼里,或許根本不是“人”,而是一頭待宰的肥羊。
另外,一個更可怕的念頭,像毒蛇一樣鉆進每個人的心里。
幾十個沉重的行李箱,在不到半小時的時間里,被搬得干干凈凈,不留一個。這需要多快的速度?多大的動靜?又是怎么做到神不知鬼不覺的?
除非,有內應。
這個猜想雖然冰冷,卻最能解釋眼前的詭異局面。
網絡上,一些有過類似經歷的華人也紛紛留言,直言這種“團滅式”盜竊,如果沒有司機或導游的“配合”,幾乎不可能完成。
他們是不是泄露了團隊的行程?是不是故意把車停在了這個叫天不應的地方?是不是在竊賊動手時,默契地保持了沉默?
一時間,原本應該帶領他們、保護他們的導游和司機,也成了懷疑的對象。
這種猜忌,比丟了錢財更讓人心寒,整個團隊的氣氛,從驚慌變成了壓抑的死寂。
然而,報警之后,才是真正絕望的開始。
意大利警察
丟失物品難以找回
大家報警之后,意大利警察倒是來得很快,但接下來的操作,讓所有人都傻了眼。
他們慢悠悠地拍照,不緊不慢地給每個人做筆錄,有游客急忙提供自己被盜手機和耳機的實時定位,滿心以為能順藤摸瓜,可警察只是瞥了一眼,便沒了下文。
一套流程走下來,面無表情,最后丟下一句“等消息”,便揚長而去。
“等消息”,等來的卻是石沉大海。
求助中國駐意大利使館,得到的回應也相當無奈,使館沒有執法權,只能敦促意警方盡快破案,并為旅行團開具了報失單,方便大家回國找保險公司理賠。
可理賠這條路有多漫長,多曲折,誰都清楚。
旅行社倒是承諾會統計損失,但問到具體怎么賠、什么時候賠,負責人就開始打太極,含糊其辭。
該事件發酵后,有一位華人博主說得更直白,他表示在意大利某些城市,針對游客的盜竊案,破案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計。
小偷們早就摸透了警察“懶得管、管不過來”的脾性,所以才敢如此囂張。
他們專挑中國團下手,因為在他們看來,中國人愛帶現金,人生地不熟,怕麻煩,是“會走路的提款機”。
這話刺耳,卻也揭開了血淋淋的現實。
行李沒了,心情毀了,所有人都沒了繼續游玩的興致,大家只想知道案子有沒有進展,錢物能不能追回。
而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導游小心翼翼地探問,要不要繼續前往下一站。
見沒人響應,他竟然拿出一份文件,讓大家簽署“自愿放棄參觀”,以便他向公司交差。
這個舉動,徹底點燃了所有人的怒火。
財物被盜,人身安全受到威脅,作為負責人,不積極想辦法追索,卻先急著撇清自己的責任。那一刻,大家的心徹底涼透了。
護照
7月7日,這支身心俱疲的隊伍終于回到了中國。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大家的護照由導游統一保管,這才沒被一鍋端,讓他們能順利回家。
一場精心策劃的歐洲夢,最終的紀念品,竟然是空空如也的行李箱和一張沒什么用的報案單。
這件事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
有人同情,有人怒罵,也有人站在高地上一邊指責游客“炫富活該”,一邊告誡大家“出門要低調”,這些口水,像鹽一樣撒在受害者的傷口上。
詩和遠方固然美好,可如果代價是被洗劫一空,那樣的遠方,還值得向往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