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處于人體頸部的正前方,屬于內分泌系統,但卻是內分泌系統中最大的器官。所以甲狀腺對人體的意義不言而喻,無論是基礎代謝還是生長發育都離不開甲狀腺的運轉。但近些年甲狀腺癌頻繁高發,不得不讓人重視起甲狀腺的健康。但想要徹底將其控制,在早中期發現是最重要的一點,這也是所有癌癥統一的特點。
甲狀腺本身形態較小,癌變往往和以下五個因素有關:
1、夜間燈光,可能增加癌癥風險
一項研究發現,與暴露在夜間燈光最低的人群相比,暴露水平最高的人群增加了55%的甲狀腺癌風險。其中,夜間燈光對女性的影響高于男性,女性風險增加了81%,男性風險增加了29%。究其原因主要是夜間光照會抑制夜間褪黑激素的分泌,容易引起晝夜節律紊亂,這也可能是癌癥的危險因素。此外,室內電腦、電視和手機等發出的光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干擾人體的晝夜節律。因此最好關燈睡覺、睡前少玩電子產品。
2、體內激素水平紊亂,導致甲狀腺病變
體內激素分泌有多個種類,其中性激素水平是影響甲狀腺的一大因素。正常人體內性激素水平是平衡狀態,當身體出現了疾病或者是有其他因素,就會打亂體內性激素的平衡,從而導致甲狀腺受到損傷,而甲狀腺癌可能也因此而發生。這也是女性患甲狀腺癌的一大原因,所以一定要多加注意。
3、長期接觸放射線,導致甲狀腺損傷
長期處于放射線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就會對體內甲狀腺細胞代謝造成影響,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異常,從而引發癌變。不要以為甲狀腺癌只會出現在成年人身上,未成年也會因該因素患上甲狀腺癌,所以一定要讓孩子避免接觸這類環境。
4、遺傳因素不能避免,這也是癌癥共同點
大部分癌癥都存在遺傳因素,有的還會有長期家族史。直系親屬中有人患上了甲狀腺癌,那相對患甲狀腺癌的幾率就會因此增加,需要定期對甲狀腺進行檢查。
5、碘元素過多過少都不好
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但人體內碘元素過少,會導致甲狀腺素分泌過少,引起甲狀腺腫大;而碘過多,則可能引起甲亢、甲狀腺炎等。碘成分的多少會對甲狀腺功能產生直接的影響。每日150微克左右的碘是一個成年人正常的攝入量,孕婦和哺乳期女性則可以攝入250微克左右的碘。可以通過適當食用加碘鹽和含碘量高的海帶、紫菜等海產品進行補充。
但對于高碘地區,如渤海灣部分地區居民,經常食用海產品,所以最好選擇無碘鹽,并嚴格控制含碘高的食物攝入。
想要預防甲狀腺癌,幾點不能缺少:
1、減少放射線接觸,如果工作不能避免需要接觸放射線和輻射,做好相關保護措施很重要,而且需要定期對身體進行體檢。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兒童要盡量避免接受x光的照射。
2、碘攝入量需要絕對控制,碘成分攝入過多或者是過少,都會對甲狀腺的功能造成影響和傷害,所以一定要把控在合理范圍內。
3、平時要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過度緊張或者是壓抑等不良的情緒;
4、要定期到正規的醫院進行甲狀腺彩超或者是甲狀腺功能的檢查來動態觀察甲狀腺的情況。
5、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不要開著夜燈玩手機,保持心情愉悅。
甲狀腺癌如果能在早期發現并進行控制,五年內生存幾率相對有所提高。所以大家應時刻觀察身體變化,如果出現了異常,就需要及時進行治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