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養老金又要上漲了!
近日,關于退休人員養老金上漲的話題持續火熱,在登上多平臺熱搜的同時,也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
都是哪些人要漲,能漲多少?
首先,這則消息來源于人社部與財政部印發的《關于2025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大家看到文件里提到的“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應該明白,這次養老金提高所針對的對象只是城鎮職工,也就是機關事業單位及各類企業中的退休人員,總量大約1.5億人。
有人或許會說,這不公平。
其實,在這則消息出現之前,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提到,2025年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已經確認提高20元。
調整后達到143元/月,這次調整惠及1.8億多老年人,絕大部分是農村居民。
作為養老保險的兩大支柱,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同步上漲,也反映出國家對于退休人員待遇的高度重視。
《通知》里明確:
1.適用對象:為2024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并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
2.上漲幅度:為2024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2%。
3.調整辦法:采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重點是向養老金水平較低群體傾斜。
定額調整不難理解,同一個地區的退休人員,別管是機關事業單位還是國企、民企,也別管養老金水平的高低,統一按2%的幅度上調。
這也體現了基本的公平原則。
掛鉤調整則體現出了養老金“多繳多得”、“長繳長得”的原則,有利于激勵人們參加養老保險的熱情。
這里面有兩個重要因素:一是繳費年限,二是繳費檔次。
也就是說,繳費時間越長,將來領取養老金就越多。按照當前的社保法規,將來會逐步把繳費年限延長從15年延長至20年。
如果參保人繳滿20年還未達到退休年齡,企業職工還需繼續繳費,但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保,則有自由選擇”交與不交“的權利。
至于繳費檔次,這要看用人單位怎么選。
通常情況下,機關事業單位及國企,一般會選擇繳費基數上限,而絕大多數的中小民企則會選擇繳費基數的下限。
這也就造成,同等工資水平下,體制內外養老金出現了較大的差距。
當然,這也不是唯一原因。
體制內有穩定的職業年金作為補充,而為職工繳納企業年金的用人單位數量,實際上卻并不多。
據新華社去年的報道,截至2023年末,全國企業年金積累金額首次突破3萬億元、達3.19萬億元,參加職工3144萬人。
但問題是,企業年金參保率僅占參保職工總數的8%,與超過90%的職業年金參保率相比,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大家也關注到,今年提到基本養老金上漲要”適當傾斜“,重點向中低收入群體傾斜。
這也體現了國家對中低收入人群和重點群體的關心,其中包括
這一規定,現實意義是重大的。
眾所周知,體制內外養老金差距大,企業之間因為工資水平和繳費基數的不同也存在較大差異。
在保證統一上漲幅度的前提下,適當向中低收入人群傾斜,也是國家有意義的彌補雙方差距。
讓中低收入群體,能夠更好地享受到養老金上漲帶來的實際利益,而不是總在面對”別人漲幾百自己只漲幾十“的尷尬。
這對于縮減貧富差距,也是一種示范作用。
此前,一直都有人擔心,在老齡化不斷加深的情況下,將來的養老金會不夠用。
而從數據上來看,這種擔心沒必要。
2024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4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7.5萬億元,基金支出6.8萬億元,當期收支整體平衡,略有結余。
不僅如此,截止到2024年,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7.1萬億元,還有超過2.6萬億元的社保基金戰略儲備。
因此,完全不用擔心會出現”如今繳費將來領不到錢“的情況。
這一次養老金的上漲,除了當下改善退休人員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向公眾傳遞出一個正向的信號。
年輕人看到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有保障,還能持續穩定上調,就會更愿意在工作的時候繳納養老保險,為自己的未來做好長遠規劃。
這樣一來,養老保險的覆蓋面就會更廣,整個養老保障體系也會更加健康、穩定地發展。
點贊、關注、轉發、在看都是鼓勵,喜歡點個關注吧
封面·配圖 / 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中國新聞網:2025年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上調2%
新華社:積累金額首破3萬億元?企業年金如何惠及更多職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