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的一天,原本在北京工作的朱觀景向領導提出了辭職。
朱觀景的這一舉動立刻引來家人的不滿,并且單位領導也輪番勸說他不要離開。
原因無他,朱觀景所在的單位是北京市勞教局。
這樣的公家單位,是名副其實的鐵飯碗。
只要在工作期間沒有犯什么大錯誤,就是一份人人羨慕的工作。
可不論家人和領導怎么勸說,朱觀景都打定主意要離開北京。
當領導不解的詢問他,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他甘愿放棄北京的工作后。
朱觀景講述了自己在1995年的一段往事。
那年家境貧寒的自己,因為高考結識了一位山東大娘。
兩人雖然沒有任何血緣關系,但對方對自己特別照顧。
可以說沒有大娘的幫助,就沒有自己今天的成績。
現在大娘生病了,所以朱觀景毅然決定辭官回去照顧她,而這一照顧,就足足是九年時間。
期間朱觀景的費心費力,即便是大娘的親生骨肉都無法相比。
那么,其中都有著怎樣的故事?
朱觀景后來的生活又是怎樣的?
一 、因租房而結識
1995年的時候,朱觀景升入郯城縣高中三年級,馬上就要迎來改變自己人生命運的高考。
對于朱觀景這樣的農村孩子來說,高考毫無疑問就是脫離世代務農的最好機會。
可當時有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需要朱觀景解決。
那就是學校的宿舍已經住滿了人,朱觀景如果想要節約時間,在學校學習。
就需要到鎮上去租一個房子,否則他每天面臨的情況,就是在學校和家中奔波往返。
而這之間的距離足足有30公里。
1995年的郯城交通情況,可沒有現在這么發達。
這么一來一返,一天有幾個小時都要折騰在路上,這對于寶貴的高三時間來說是一個大損失。
原本去縣城租個房子也不是什么難事,可朱觀景因為家里十分貧窮,好房子完全沒有經濟能力去承擔。
他只能和幾個同學,利用課外時間,在縣城里四下奔走,想找到一個價位比較低,并且非常安靜的環境居住。
最后,朱觀景和同學找到了一個破舊的四合院,大門外面掛有租房的標語。
朱觀景前去敲門后,來開門的是一個和善的大娘,年紀已過六旬。
得知朱觀景幾人都是高中生后,大娘就帶著他們去看了房間。
四合院十分破舊,里面的居住環境自然可想而知,不過大娘一看也是個勤快人,將里面收拾的十分干凈。
朱觀景和同學一邊查看房間,一邊問大娘,這個院子里都住著什么人。
畢竟他們是要面對高考的,如果院子里住的人很多很吵,他們還是需要找一個安靜的地方,不影響學習。
根據大娘所說,自己叫朱文秀,很早的時候,丈夫就去世了,他有兩個兒子,但很不幸,后來都相繼染病,離開了人世。
兒子去世前結過婚,留下了一個孫女,但后來兒媳婦也改嫁了。
現在這個院子里,只住著朱大娘和她的孫女琪琪。
朱觀景聽到這里,對大娘的悲慘命運十分同情,眼看這個四合院非常適合自己的情況,就詢問租金。
但朱大娘知道他們都是學生后,推辭說不要租金,讓他們盡管放心住,這樣自己也能有個伴。
朱觀景和同學瞬間感動的流淚。
因為他們身上實在也沒有多少錢,并且還要當作學校的伙食費,就答應平時幫朱大娘干點活,以此作為回報。
自從朱觀景和同學住進四合院,大娘就將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
平時為他們做飯洗衣服,等到他們想要干點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時。
大娘也站出來阻攔,讓他們盡管放心去學習,能考上大學就是對自己最好的回報。
二 、成為公務員
朱觀景知道,大娘這是把自己當作親人了,因此上雙方都沒有過多推讓,朱觀景和同學丁啟亮在這里安心學習起來。
在此期間,朱大娘不僅幫他們收拾床鋪,知道他們在學校吃的不好后,沒事還給他們下餃子,改善伙食。
正是有了朱大娘的精心照料,朱觀景和丁啟亮才能一門心思的應對高考。
在高考結束后,朱觀景以全縣文科第一的成績,被中國人民大學錄取。
成績出來以后,朱觀景第一時間就告訴了朱大娘,而朱大娘也十分高興,讓他以后有時間記得回來看自己。
朱觀景連連應答,他知道朱大娘膝下無子,決定往后參加工作了,就承擔起這份責任。
大學四年,朱觀景毫不懈怠,在畢業后以優異成績被分配到北京市勞教局工作。
年紀輕輕就進入體制內,朱觀景的父母由衷的為兒子高興,覺得他往后的前途不可限量。
可在北京工作了僅僅一年的時間,朱觀景就從同學口中聽到了一個噩耗。
那就是朱大娘因為心腦血管疾病住院了,現在身邊無人照顧。
而且她的孫女琪琪也是無依無靠的狀態,朱觀景聽到這個消息后心急如焚。
他知道沒有朱大娘,就沒有自己的今天,而做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知恩圖報。
朱觀景連忙向單位請假,趕回山東老家去看望朱大娘。
當走進病房的時候,朱觀景看到朱大娘一個人躺在病床上,這段時間都是8歲的琪琪一個人做飯,上學和照顧奶奶。
朱觀景不由地落下淚來,照顧了大娘一段時間后,朱觀景接到單位的電話,要他回去上班。
回北京的路上,朱觀景想起當年四合院里的一幕幕生活經歷,在內心下定了一個決心。
那就是辭掉在北京的工作,回家照顧朱大娘和琪琪的生活。
這可不是一個小決定,不僅要面對父母的不理解,單位那一關也很難過。
畢竟公務員在沒有犯錯誤的情況下辭職,前后流程需要很漫長的時間。
可朱觀景一想到大娘現在的情況,只覺得如果自己繼續待在北京,雖然前途光明,可內心的愧疚只會與日俱增。
要等到大娘離世以后,更會成為自己的一個遺憾。
最終,朱觀景毅然決然的向領導提出辭職。如同預料的一樣,從同事到領導,輪番對朱觀景展開勸說工作。
可朱觀景也沒有藏著掖著,就將自己和朱大娘之間的往事一一拋出。
當大家知道他是為了照顧一個沒有血緣關系的人,而甘愿放棄在北京的工作后,內心對他都很敬佩。
在朱觀景的堅持下,北京市勞教局最終答應了他的辭職申請,朱觀景成功回到了那個熟悉的四合院。
三 、回家照顧朱大娘
可等待朱觀景的是層層壓力,首先就是父母親戚的謾罵。
他們無法理解朱觀景的這一行為,畢竟家里幾代才能出一個“當官”的,他現在卻為了一個陌生人,放棄了這么好的前程。
任憑身邊人怎么說,朱觀景都堅持著自己的良心做事。
在日常生活中,朱觀景就像當年朱大娘照顧自己一樣,為她洗衣做飯,沒事還會背著她出門散步。
并將自己的全部積蓄拿出來給朱大娘看病,最后到了借錢的地步,他也是無怨無悔。
在朱觀景的精心照料下,琪琪學業有成,大娘的身體也逐漸康復。
到了2010年,朱觀景開始有了閑暇的時間,他看著身邊的同學,此時在工作上都有了很大的成績,這也深深地刺激了他。
朱觀景在這一年撿起書本,最后成功考入中央民族大學,成為了一名研究生。
畢業之后,朱觀景繼續考公,最終進入臨沂市蘭山法制辦。
因為有著很好的學習成績,再加上他對朱大娘的孝舉遠近聞名,很快就得到了上級的認可,在幾年后升任行政復議應訴科科長。
也正是因為朱觀景的善舉,得到了當地不少女孩子的傾慕,早在2010年,朱觀景和郯城三中的一名教師李萍結識,成功步入婚姻的殿堂。
現在的朱觀景工作穩定,家庭和睦,還入選了中國好人榜。
但相比于這些榮譽,朱觀景更加關注朱大娘的生活和健康情況,在他心里,早已將這位毫無血緣關系的大娘當成了自己的家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