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歌手2025》第九期的舞臺上,單依純一改往日苦情歌路線,以一首顛覆性的《舞娘》引爆全場。但比舞臺更令人意外的,是她首次公開剖白原生家庭之痛:“我的原生家庭可以說有一些破碎。”這句輕描淡寫的自述,揭開了這位00后歌手鮮為人知的成長傷痕。
單依純的童年并非童話。8歲時父母離異,她由奶奶撫養(yǎng)長大,與母親的關(guān)系一度疏離到“她對我的了解還停留在8歲”。家庭經(jīng)濟拮據(jù),學音樂的費用全靠父母貸款5萬元支撐。即便父母各自重組家庭后給予她支持,但幼年目睹的“時好時壞的愛”,仍讓她長期陷入“有苦說不出”的壓抑中,甚至對世界的看法都“比較灰色”。
這種陰影曾深刻影響她的音樂風格。從《在夜里跳舞》到《永不失聯(lián)的愛》,早期作品里滿是掙扎與孤獨。網(wǎng)友精準比喻:“時好時壞的原生家庭就像一件濕外套,穿上會冷,脫下也會冷。”
轉(zhuǎn)折點發(fā)生在進入浙江音樂學院后。她以專業(yè)第一的成績證明實力,更在行業(yè)里“見到了很多人,收獲了很多愛”。嘗試《純妹妹》等明快曲風后,她開始撕掉“悲情標簽”,甚至調(diào)侃自己這次《舞娘》舞臺是“性感不足,但舞妹娘來了”。
舞臺上的她踩著輕快舞步,將蔡依林的成熟性感解構(gòu)成少女的明媚活力。這種突破并非偶然——她坦言跳舞讓自己“變得更快樂”,更笑稱“別擔心,我會搞砸的”,透露出與過去和解的松弛感。
如今,單依純與母親的關(guān)系逐漸修復,重組家庭的支持也成為她的后盾。音樂從宣泄痛苦的出口,變成了重塑自我的載體。網(wǎng)友被她“搞砸”的樂觀感染:“可愛的妹妹,請繼續(xù)明媚下去!”
這場從破碎到治愈的蛻變,或許正如她在《舞娘》中融入的歡快旋律:原生家庭給了她灰色的起點,但她選擇為萬物可愛而舞。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