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7月12日電 (記者 孫自法)聚焦動力電池、汽車芯片、氫能產業,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承辦的第二十七屆中國科協年會“動力電池技術創新與應用”“汽車芯片自主創新與產業發展”“加快氫能產業低碳化、高質量、可持續發展”3場專題論壇,近日分別在北京舉辦。
中國科協年會“動力電池技術創新與應用”專題論壇會場。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供圖
“動力電池技術創新與應用”專題論壇上,來自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作報告,共同探討動力電池安全與材料領域的前沿研究成果,深入剖析產業應用新趨勢。
與會代表圍繞電池安全與材料研究的核心議題,分別在鋰電池材料及結構優化創新、固態電池電極材料研究、電池管理系統創新構建、BMS智能化集成、動力電池熱管理技術、動力電池智能安全監控與大數據應用分析、新能源整車能量管理、動力電池回收與梯次利用等研究方向,分享最新研究進展與經驗。
論壇特別設置互動討論環節,針對“動力電池材料創新路徑”“低溫環境下動力電池充電與續航優化策略”“熱失控風險防控與安全管理體系構建”等議題,專家們深入探討鈉電池、固態電池、半固態電池的優缺點,并提出電池材料的改進方向;研討脈沖加熱、在線檢測、熱管理、相變材料等解決方法的可行性;提出電池安全保障需從多維度考量。
中國科協年會“汽車芯片自主創新與產業發展”專題論壇會場。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供圖
“汽車芯片自主創新與產業發展”專題論壇,聚焦國產芯片產品設計創新、芯片工藝進展、芯片檢測與產業應用等熱點話題,邀請來自整車企業,以及國內芯片零部件、操作系統、芯片測試、高校院所等產業鏈各環節專家學者代表展開深入交流,探討國產汽車芯片關鍵技術發展路徑,推動建設自主可控的產業生態。
論壇演講環節,來自學界和產業界的5位專家代表,分別以《中國汽車芯片產業現狀與未來展望》《構建安全可持續的汽車芯片應用生態》《車規芯片高可靠測評范式及行業實踐》《國產高端車規MCU突圍之路》《模擬類國產汽車芯片產品技術進展》為題作專題報告。
研討環節圍繞國內汽車芯片產業技術難題、車企“造芯”、第三代半導體規?;瘧?、大模型上車需求與挑戰等熱點問題展開深入交流與討論。
專家們指出,中國是汽車大國,距離汽車強國的“最后一公里”,汽車芯片最為關鍵。當前國產汽車芯片需要產業鏈各層級的深度融合與生態共建,車企與芯片企業應當建立良好的溝通與合作機制;芯片研發要注重路徑創新,要在功能、架構等方面尋找突破口,避免受制于國外先進制程的技術封鎖。
中國科協年會“加快氫能產業低碳化、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專題論壇會場。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供圖
“加快氫能產業低碳化、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專題論壇以“商用車與氫能產業融合發展”作為主題,分為報告環節和研討環節。
報告環節,業界專家學者代表分別作《氫能技術進展與應用創新趨勢探討》《氫內燃機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現狀與展望》《氫內燃機產業化開發與應用進展》《燃料電池整車關鍵技術及應用》《燃料電池堆及系統關鍵技術研發》《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和燃料電池關鍵材料和過程研究》《液氫產業鏈發展前景與商業化解決方案》等專題報告,內容涵蓋制氫端、儲氫端、輸氫端、用氫端以及提高液氫的利用率和使用安全性等諸多方面。
研討環節,參會代表針對氫內燃機技術難點、氫燃料電池耐久性、氫能商用車適用場景、制儲運加用全鏈條創新、商用車減排降碳等議題展開深入研討,分享在商用車與氫能產業的最新技術進展,并對融合發展的創新路徑和應用前景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