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品超
2004年6月20日,93歲高齡的羅品超在廣州演出粵劇《荊軻》,引起轟動。這次演出刷新了世界紀錄。羅品超當場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世界上年齡最大、表演時間最長的藝術家”證書。
羅品超原名羅肇鑒,人稱鑒哥、鑒叔,1911年出生于廣東南海縣南莊龍畔村,幼年時,孤苦無依,12歲進入廣州花都孤兒院。孤兒院為解決經費問題、成立了一個粵劇表演班,名家花鼓江負責教授;羅品超喜歡粵劇,就要求拜師學藝,從此踏上粵劇行當,舞臺生涯超過80年,該紀錄至今仍無人超越。
新中國誕生前夕,羅品超在香港接觸到文藝界進步人士,開始投身于地下活動。他們以“私伙局”做掩護,秘密錄制新粵曲《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迎接解放軍南下廣州。
羅品超
林榆導演《山鄉風云》(左起:羅品超、紅線女、鄭培英、羅家寶)
廣州解放不久,羅品超就丟下香港的產業,回到了廣州。1952年,全國戲曲會演時,羅品超與李翠芳帶著精心排練的《鳳儀亭》,隨廣東省代表團進京。
從廣州到北京,越過廣袤綿延的中原大地,羅品超驚訝于祖國的遼闊廣大。尤其到了北京,通過參加會演,他看到了30個劇種60臺戲,充分領略了藝術的博大精深與天外有天。上天安門觀禮時,羅品超還受到了毛主席、周總理的接見,感受到了作為一個藝術家而不是“戲子”的尊嚴。
那次演出非常成功,《鳳儀亭》獲得表演一等獎。此后,羅品超積極致力于粵劇的推陳出新,粵劇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蓬勃發展。羅品超這樣說過:“今天,粵劇已經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廣大的觀眾面前,在祖國的戲曲百花壇里,它鮮艷奪目、芬芳馥郁。這是黨和毛澤東同志的文藝政策、文藝思想的勝利。我每當讀起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時候,自己許多紛紜復雜的、一時認識不明確的問題,在那里得到了透辟而正確的解答。”
有一出傳統劇目叫《平貴別窯》,經過羅品超的整理、改編,磨煉成了優秀的保留劇目。對于這個過程,羅品超總結說:“可以肯定的說,沒有毛主席‘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方針,是不可能有此收獲的。”
羅品超曾經多次談到學習毛澤東文藝思想獲得的收獲。他還說過:"一個戲曲演員,深入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到群眾中去、不真正向工農兵學習,在他們身上吸收創作的養分,那是無法創造出為廣大人民群眾真正需要的好作品和好的藝術形象的。”
羅品超(右三)和郎筠玉(左三)、林小群(前)在指導青年演員
曾和羅品超合作過《佳偶天成》的陳小茶說起過這樣一段經歷:
- 那是1958年,時年20出頭的陳小茶跟隨團長“鑒哥”(羅品超)到福建前線慰問炮轟金門的解放軍官兵。到達后,粵劇演員們與官兵們一道,在戰壕中吃飯、談心和表演。
按照毛主席的斗爭策略,解放軍逢雙日就打炮,逢單日就不打。陳小茶還和鑒哥一起拉起炮栓打過大炮,戰士們告訴他們:“一顆炮彈值五兩黃金。”因此每一炮都要穩、準、狠,打得敵人沒有還手之力。
2010年7月15日,羅品超在廣州家中與世長辭。此去經年,如去愿羅大師安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