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公共衛生丑聞之一——“血液污染丑聞”(Infected Blood Scandal)近日再掀波瀾。
7月9日,主導調查該事件的布賴恩·蘭斯塔夫(Sir Brian Langstaff)在發布最新補充報告時嚴厲批評政府賠償進展緩慢,成千上萬名受害者“正在因漫長等待而受到進一步傷害”(harmed further by long waits for compensation)。
圖源:PA
英國“受污染血液丑聞”被稱為“英國醫療史上最大的災難”(“the worst treatment disaster in the history of the NHS”),其影響跨越半個世紀,涉及政府失職、醫療倫理崩潰與大規模患者傷害。
血液感染是如何發生的
事件始于1970年到1990年代初,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因本土血源短缺,開始從外國進口血液制品。殊不知,這些血漿約50%來自美國高風險群體(囚犯、吸毒者、性工作者),攜帶HIV、丙肝(HCV)等病毒。
直到1991年,即首次發現病毒18個月后,英國才對獻血進行丙型肝炎常規篩查。結果超過3000人死亡,幸存者遭受了終生的健康影響。
More than 30,000 people contracted HIV and hepatitis from contaminated blood products in the 1970s and 80s – and 3,000 people have since died.
2024年5月,主管上述調查事務的蘭斯塔夫公布了約2500頁的污染血丑聞調查報告。
報告指出,用于治療許多人的進口血液制品不安全,不應獲得在英國使用的許可;大量患者暴露于不可接受的感染風險中;這一事件導致30000人通過血液制品感染艾滋病病毒或丙肝病毒,目前已造成約3000人死亡。英國媒體表示,上述數字依然還在增加。
此外,報告還顯示,自1993年起,英國衛生系統工作人員“故意”銷毀了相關文件,相當于“普遍掩蓋事實”。
In a 2,500-page report last year, Langstaff said the British state was guilty of a “chilling” and “pervasive” cover-up, accusing healthcare staff, ministers and officials of “a lack of openness, transparency and candour ...?such that the truth has been hidden for decades”.
調查報告公布后,同年5月,英國首相蘇納克為本國歷屆政府的“失敗”道歉,稱這一天是英國的國家恥辱日,并承諾將不惜代價賠償受害者。
Rishi Sunak, then Conservative prime minister, last year offered a “wholehearted and unequivocal apology” on behalf of the British state over the “calamity” of the scandal.
賠償機制嚴重滯后
受害者表示,他們“等待在不確定中死去”,迄今為止只有數百人獲得了賠償。
對這起丑聞的調查2024年5月公布了最終報告,政府宣布對案件進行法定調查,以審查對家庭的影響、當局如何應對以及為受影響者提供的照顧和支持。政府下令為受害者和幸存者支付賠償金,并為此撥出118億英鎊。
在最新的關于賠償機制的最新“補充報告”中,蘭斯塔夫指出,盡管英國政府早在2022年就承諾賠償受害者,截至2025年7月9日,僅430人獲全額賠償(總支付額3.26億英鎊,不足基金3%),超2.5萬名受害者仍在等待。受害者生存狀況惡化:多數年邁或病危(如肝硬化、肝癌),心理壓力加劇,自述“在等待死亡中煎熬”。
The latest figures from the Infected Blood Compensation Authority, which was set up by the government to administer payments, show that 2,043 people have been asked to start their claims so far and 460 have received full compensation.
蘭斯塔夫警告說,目前賠償機制存在“顯而易見的不公”,尤其是在賠償標準、程序透明度、申請資格范圍等方面。他呼吁政府立即 修正賠償制度,優先處理生命垂危者,擴大賠償范圍,并降低心理傷害的 賠償門檻。
“我活了40年,可賠償卻還沒來”
德里克·馬丁代爾是英國“血液污染丑聞”中最早公開作證的患者之一。他自幼患有血友病,依賴NHS提供的血液制品“因子八”(Factor VIII)控制出血。20世紀80年代,他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因使用這些制品感染了HIV和丙型肝炎。當年他年僅23歲,被醫生告知只剩下一年的生命。
Derek Martindale, who has haemophilia, was one of the first people to give evidence at the public hearings into the UK's contaminated blood scandal.
更令人震驚的是,德里克最初并未被正式告知自己的HIV感染結果。他后來得知,醫生們早已得知檢測結果,卻因擔心“引起恐慌”而未及時通知他。
2019年,德里克成為血液污染事件獨立調查中第一批公開作證的患者之一。他的證詞打破了多年沉默,揭示了整個醫療系統的失誤與政府的推卸。
如今, 他已年過六旬,與病痛共存40年。 他對政府遲遲不出臺明確計劃感到憤怒與失望。就在去年政府公布最新賠償框架后的第二天,他直言新方案留下大量未解之處,讓人“憤怒”和“悲傷”。
對那些失去親人的家庭來說,這場傷痛早已超越時間,久久難愈。
理查德·安吉爾(Richard Angell),特倫斯·希金斯信托基金會(Terrence Higgins Trust)首席執行官介紹:“我們幫助的一個家庭,他們的兒子三十年前血液污染,死于艾滋病相關疾病。他的父親如今患上了癡呆癥。他在還能記得兒子的時候得到賠償,不應該是太過分的要求。”
多位公共健康領域負責人同時批評政府的遲緩與冷漠。
瑞秋·霍爾福德(Rachel Halford),丙型肝炎信托基金會(Hepatitis C Trust)首席執行官表示:“政府在每一個環節上都一再拖延,持續無視受害群體的聲音;結果就是我們現在有了一個設計糟糕的賠償機制,根本無法反映成千上萬名受影響者所承受的傷害。”
... the government had "delayed every action and routinely ignored the voice of the community; as a result, we have a poorly designed compensation scheme that does not reflect the harm done to thousands of people affected."
凱特·伯特(Kate Burt),英國血友病協會(Haemophilia Society)首席執行官表示:“政府未能傾聽那些被困在血液污染丑聞風暴中心的受害者的聲音,如今又一次被‘血液污染事件獨立調查’無情揭示了出來。這種失敗令人筋疲力盡、造成了傷害,正在剝奪這個群體的尊嚴。”
對此,英國內閣辦公室(Cabinet Office)稱:“這份補充報告體現了血液污染丑聞的前所未有的嚴重性,我們將認真審議其提出的所有建議。”
編輯:陳月華
實習生:李琛哲
來源:BBC 衛報 金融時報 新華社
China Daily精讀計劃
每天20分鐘,英語全面提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