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作為國內科技的領軍公司,對于國產芯片的貢獻毫無疑問是巨大的,很多人以為華為的芯片之路是來自海思科技,其實華為涉足芯片的時間更早,在90年代華為就已經開始了。
小米公司近年來可謂是風生水起,隨著小米汽車的巨大成功,現在也是呼聲一片,可是現在已經沒有人可以小看小米公司, 在很多人眼里小米一直都是像百貨公司一樣,除開手機的業務,空調,電視等等家用電器在小米的產業鏈里面也是一應俱全。
從零開始
說起高精度的芯片,一直以來道路都是坎坷的,原材料,光刻機等等因素的限制,導致國內的芯片一直以來進度都比較遲緩,可以說難度不是普通人可以想象的,早期能夠站出來的只有華為。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公司都已經步入到芯片研究領域,而小米無疑是一匹黑馬,在科技行業永遠都沒有最強,只有越來越強。
華為從開始研發到5NM芯片的投入使用整整花了30年時間,而小米的3NM芯片僅僅只用了10年,那么到底是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況的?
背景環境不同
這些年芯片一直都被西方大頭所控制,可以說把命脈交在別人的手上,而華為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引領整個行業的發展,麒麟芯片在當年可謂是神之一手,在其他公司都使用高通芯片的時候,只有華為擁有自己的獨立研發的芯片。
另外鴻蒙系統也是一樣,只有華為堅持走自己的路。
而小米是10年磨一劍,現在小米的玄戒O1芯片已經體現出極強的價值,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使用的小米產品,從內到外都將全部實現國產化。不過也有一個難題,新的芯片不僅在系統方面還是在生態鏈都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比起蘋果的IOS生態鏈需要做的事情還是非常多。
小米的芯片采用的是第二代3NM制程,而小米盧偉冰也曾表示,新的芯片不僅僅會用在手機上,未來在汽車上也會使用該芯片,這背后明顯隱藏著小米在該領域更大的意圖。
那么小米只用10年便將3NM芯片,與華為30年才研制出5NM芯片,孰強孰弱呢?不同于現在的科技基礎,在90年代,別說芯片了,家里用的電視機都還是顯像管電視,甚至街上連小汽車都沒有幾臺,物資也完全沒有現在這么豐沛,在那個時候可以參考的東西也非常少,可以說是幼兒學步,每一步都要靠自己來摸索。所以在條件上也不可同日耳語。
在芯片領域國內的公司里面,華為屬于開創者,而小米則是后來居上,對于我們用戶來說,只要這些公司能夠蓬勃發展,消費者就能用上更好的智能數碼產品,這就夠了。
網友看法
有網友說的很好,不管是什么公司只要是國內的公司有所突破都值得我們自豪,并不是只有某家公司的研究成果才能被肯定,其他公司的都不算。對這個看法小編也是支持的。
那么對于華為和小米對于芯片的貢獻你們是怎么看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們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