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暗示要放棄烏克蘭的美國總統特朗普,似乎又要改變主意了。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8號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會見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時表示,美國將向烏克蘭提供更多的武器。
雖然特朗普強調,首先會給烏克蘭提供的是防御性的武器,但相比于暗示要放棄烏克蘭,特朗普改口,無疑意味著美國對烏政策的再次變化。
問題是,特朗普為何這么做呢?
這可以從幾個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首先從俄烏沖突本身的角度來講,烏克蘭在軍事裝備的供應方面非常依賴于西方,尤其是依賴美國的援助,而隨著此前美國以自己“庫存見底”為由,暫停了對烏克蘭的援助,當前的烏克蘭在戰場上幾乎處于全面崩潰的邊緣。
換句話說,如果特朗普再不恢復向烏克蘭援助武器,那接下來俄羅斯就有可能以大勝的姿態結束這場沖突。
到了那個時候,不管是特朗普當局此前跟澤連斯基簽署的關于共同開發烏克蘭礦產資源的協議,還是美國想要借助烏克蘭來拿捏俄羅斯,跟俄羅斯在其他領域進行談判的戰略,都要宣告失敗。
因此之故,現在特朗普表示要恢復對烏克蘭的武器援助,實際上是不想看到俄烏沖突以俄羅斯大勝的結局而告終。
其次,從歐洲地緣政治的角度上來講,隨著歐美關稅博弈的激化,美國想要歐盟在經濟領域做出更多的讓步,那自然要給出一些“甜棗”。
對于歐盟來說,俄烏沖突是事關自身安全的重大事項,歐盟也一直在呼吁美國加大對烏克蘭的援助。
這種背景下,特朗普突然改口,說要向烏克蘭發送更多武器,實際上也有拉攏歐盟的意思。最后,特朗普這番表態是在跟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會晤之后說的,這就又得提到以色列對美國的影響。
一方面在,此前“伊以沖突”之中,俄羅斯近乎公開的站在伊朗一邊,譴責以色列,這顯然是有點激怒以色列的。
基于此,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勸特朗普,恢復對烏克蘭的武器援助,也就不難理解了。
另外,國際政治有時候是相關的,美國支持烏克蘭跟美國支持以色列雖然是兩件事情,但體現的是同一種態度:
如果美國在支持烏克蘭的這件事情上可以有始無終,那么相對應的,以后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發生沖突,而美國的利益又發生變化的話,特朗普當局也有可能放棄對以色列的支持。
基于此,內塔尼亞胡當局當然更愿意看到美國政府在援助烏克蘭個事上,一以貫之,有始有終。
因為這可以證明接下來美國對以色列的援助,也會一以貫之的。這不僅是以色列尋求自我安慰,更是對中東其它以色列潛在敵人的震懾。
其言外之意是,美國支持烏克蘭都能堅持到底,支持以色列更不用說了。
綜上所述,現在特朗普突然改變對俄烏沖突的態度,說要恢復對烏克蘭的武器援助,實際上是基于美國自身利益,和地緣政治格局演變而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這也從側面證明了,上車容易下車難,俄烏沖突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早就超出了美國的掌控,并不是特朗普嘴上說要扔下這個“包袱”,就能輕易扔下的。
勸和俄烏,注定是個漫長且極大牽扯美國精力的事情,想不管也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