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特一反常態,對我國的態度似乎軟了下來。這多少讓人感覺有點不正常。
不過,正常的事兒很快就發生了。
是啥事兒呢?
那就是美軍于7月份在西太地區展開了針對我國的大型演習。
在演習中,美空軍出動的戰機數量高達300架。而更是令人“毛骨悚然”是參演國家居然有包括美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在內的19國。
那么,美國這回搞的演習到底有什么門道兒?是否會對我國造成重大威脅?而我國又要像70年前一樣,再次力扛這“聯合國軍”嗎?
又來了!
其實,美軍在最近兩年一直沒閑著,始終在西太平洋區域折騰演習,說白了,就是針對我國。
2023年,美軍出動了150架戰機,搞了“北方邊緣”演習。
2024年,美軍又在12個基地分散部署了150架戰機,搞了“2024竹鷹”演習。
不過,規模最大的還得算2022年的那回“勇敢之盾”演習,參演的戰機有200架。
老特上臺之后,一直說自己不愛打仗,可是,美軍照樣來回折騰。
今年2月,美國拉著法國和日本在菲律賓海搞了一次“太平洋斯特勒”演習。
這里要插一句的是,這次演習的最大“亮點”并不是日本出動了那艘“準航母”~“加賀”號,而是法國把“戴高樂”號航母開來了。
這可是法國航母在1960年代之后首次跑到太平洋地區。在演習期間,“戴高樂”號的艦長就在接受采訪時,說出了那句“驚世駭俗”的豪言壯語:“陣風”能打敗我軍的殲20。
結果,3個月后,“陣風”就讓我國制造的殲10剃了一個“3比0”。
好了,說回美國。
7月10日,美空軍整了個大活兒,開始了為期兩個禮拜,參演戰機高達300架的大演習,規模直接打破了2022年那次演習的記錄。
而這次演習的名字也頗有冷戰色彩,叫“重返太平洋”。
遙想當初,在冷戰時,美國在歐洲搞的演習就叫“重返德國”,目的就是要演練如何對抗蘇聯。
好么,如此看來,美國對我國是真“抬舉”。
而且,這場演習還不是獨立進行,而是和另外兩場演習~美國空軍的“2025竹鷹”以及美、澳聯合主導的“護身軍刀”配合進行。
尤其是在7月13日到8月4日期間舉行的“護身軍刀”,參演的國家居然有19個,比2023年那次還多了6個,總兵力更是高達35000多人。
而演習的區域不但覆蓋了西太,甚至連印度洋都包括進來,總縱深超過6500公里。
目前,參演各軍已經陸續開到澳大利亞,最大的戰艦當屬美軍的“美國號”兩攻和英國那艘當備件用的“威爾士親王號”航母。
那么,美國拉著這么多仆從國一塊兒參演,到底是要練啥呢?
重點之一就是要演練“敏捷部署”。
美空軍要求各部隊在沒有大型基地支持的情況下,必須在48個小時內實現跨戰區的快速部署。例如,從阿拉斯加起飛的F22,在經過多次空中加油后要飛到關島附近的海域,配合海軍戰艦作戰;B52則要演練依靠民用機場執行各種遠程攻擊任務。
同時,在演習中還包括無人機演練海上大范圍偵查,并對火力進行精確引導;還有快速修復受損機場的科目,要求工兵必須在24小時內修好被導彈炸殘的跑道。
那演練這一堆科目是為啥呢?
主要是因為美軍被我軍強大的海陸空遠程攻擊火力給搞怕了。
過去,美軍主要采用戰機在大型基地集中部署的模式,可現在,美軍就怕被我軍給一鍋端,所以,開始演練將戰機分散部署在遠離預設戰場的機場、或者是戰區內的眾多小型機場,甚至是民用機場。
當然,除了這所謂的“敏捷部署”,美軍在這次的軍演中還有其他很有針對性的演練項目。
那么,那些項目又是啥呢?
很“周到”
值得關注的是,在這次“護身軍刀”演習里還有一項重點測試的項目,那就是測試在高強度戰斗中的后勤保障能力。
要說,美軍這次想的真周到。在以往,美軍因為打得都是“白菜”,所以根本不考慮這個問題,而這次完全不同。
美軍認定在西太地區高強度的戰斗中,自己的后勤補給很難順利地通過空運進入戰區。所以,很有必要在第一島鏈和附近地區預先建立聯合后勤中心,以減少對空運的依賴。
美軍認為這些聯合后勤中心所在地必須有港口功能,以便大量通過海運運來的物資卸貨;當然,所在地最起碼還得有前線機場,供具有野戰降落能力的運輸機快速運送物資。在演習中還演練了改裝民船作為浮動油庫,進行油料的隱蔽補給。
此外,參演的美國陸軍還要首次比劃比劃新型中程大殺器~“堤豐”導彈,往太平洋上的靶區發射實彈。
對了,不能光說美軍,還有一堆仆從國呢、
日本自衛隊這次將出動了F35,和美軍的F22一塊兒在琉球群島附近演練制空作戰;澳大利亞將出動P8A反潛機,配合美軍演練對西太區域的跨區域協同監控。
當然,大英的航母也絕對是“很靚的仔”,帶著一甲板F35,是氣勢洶洶。然而,大英本來要玩個大的,結果,卻拉了坨大的。其航母搭載的1架F35半路出了問題,只能臨時降落在印度的一個軍用機場。
按理說,美國這次牽頭的多國聯演,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強化“印太聯盟”。可是呢,英國的F35在迫降之后,飛行員找印度人借了把椅子,往飛機旁邊一坐,就是不讓印度人接近,擺明了就是怕印度人盜取F35的機密。目前,英國已經打算把這架F35拆了運走。
不得不說,這印太盟友之間的塑料友誼真是“可歌可泣”。
話雖如此,但我們對美國主導的這一套演習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為何?
前文已經講了,美軍這次演習的原則明顯是“料敵從寬”,是從最困難的角度來思考如何打贏與我國之間的沖突。
在最近10年,我軍的總體實力雖然取得了長足進步,也擁有在西太重創美軍的實力。但是,還是那句話:帝國主義是紙老虎,但也是真老虎。
就拿這次軍演的調動規模和覆蓋區域來講,其協調的復雜程度確實體現出美軍的總體實力仍然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同時,別忘了,在冷戰期間,美國的海空軍已經為世界大戰準備了半個多世紀,雖然在冷戰后走了很大的彎路,但這并不意味著這兩大軍種已經失去了遠洋決戰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美國的盟友體系雖然在近些年出現了各種問題,但通過這次軍演就可以看出他們與美國在軍事協調上,仍然能保持高度同步。在這背后則意味著美國仍然對其盟友體系擁有很強的掌控能力。
而這也是對我國地緣政治安全的又一大挑戰。
那么,既然美國出牌了,我國的處境是不是將急劇惡化呢?
見招拆招
對于美國的威脅,我們的原則同樣的料敵從寬。不過,面對危機,在看到“危險”的同時,我們同樣也要看到“機遇”。
如今,美國對于在西太地區,尤其是在第1島鏈內以軍事手段戰勝我國,已經越來越沒信心,因此,必須拉上一堆盟友來對付我國。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美國一定是在憋著與我國開戰,在很大程度上,美國是想復制冷戰時對付蘇聯的那一套,也就是通過惡化我國周邊的地緣政治安全形勢來遏制,甚至是拖垮我國。
俗話說:只有弱者才需要聯合。
可如今,“濃眉大眼”的美國又是搞北約“亞太化”,又是搞“印太聯盟”,卻不能復現1990年代時,僅靠航母就能威懾我國的霸氣。
這世道可真是變了。
回頭再看看美國的一堆盟友。看似氣勢洶洶,實則呢?
去年和今年的兩屆北約峰會,北約“亞太化”的重要基石~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3國的一把手都沒去,只是派了個代表意思意思。
尤其是韓國,尹錫悅在的時候,反華就不用說了。可佩洛西在躥臺之后,又去了韓國。尹錫悅都沒敢見她。
除了這3國,美國在印太地區的重要抓手~印度也沒過去那么積極,反而是很罕見地主動提出與我國商量確定邊界的問題。
而美國的那些北約盟友,對于染指印太地區,很明顯地沒有太大的興趣,就算有幾個國家捏著鼻子跑到我國周邊,也沒鬧出太大的動靜。這一次,英國本來鬧得挺兇,說要讓航母穿過臺灣海峽,結果卻是悄悄地繞過臺海,直接跑到了新加坡。
所以說,為了對付我國,美國拉起來的聯盟越來越“草臺班子”化。而美國空軍這次鬧出這么大動靜,在3大演習中,主導了2個半,其真實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想找國會多要點預算。
對了,對于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折騰,我國并不是孤立無援。俄羅斯在很多場合已經對亞太和臺海局勢表示了關切。
現在,還沒爬出俄烏戰爭大坑的俄羅斯,在經濟上完全是在靠我國給兜底。一旦我國周邊出現問題,分散了我國的注意力,那對俄羅斯的打擊是致命的。
所以,俄羅斯根本不允許美國拉著盟友在我國周邊制造戰端。
當然,如果真打起來,我國也沒太指望俄羅斯能幫上多少忙。但是,俄羅斯的這種表態卻可以讓美國及其盟友清醒點,畢竟,只要我國和“上3常”中的1大“常”聯手,另1大“常”的結局似乎就沒好過。
素材來源:
央廣軍事丨美軍將在西太平洋地區舉行“重量級”軍演 滕建群:美軍高強度練兵值得警惕
看看新聞丨美軍將舉行大規模太平洋軍演 明確劍指中國
環球網丨美軍西太雙重演習規模升級,中國專家:對此需高度警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