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有房的,現在先別賣?內行人:說出3個原因,殘酷卻很現實!
最近房產政策出了不少利好,像首付降到15%這些,讓手里有兩三套房的人又動了賣房的心思。我有個親戚,2019年房價高點時買了第二套房,一半想投資一半想改善居住。
可這幾年家里收入少了,還房貸成了大負擔,幸虧雙方父母能幫襯著,沒到斷供的地步,但他早就想把房賣了,去年就掛到了中介,結果一年過去別說有人看房,連問的人都沒有,他心里早就涼透了。
這不政策一松動中介突然聯系說有人想看房,問他賣不賣,這下他又猶豫了好不容易扛過最難的幾年,現在賣了,萬一以后房價又漲了咋辦?
我有個在金融業干了多年的朋友,算是資深人士,他給的建議是:非必要別賣房,除非真的特別缺錢,理由有三個,都挺實在的。
現在的買家算不上最優質的,房子想賣出去得有買家接盤,可現在急于買房的大多是有剛需的,比如孩子上學要學區房,或者結婚沒房就辦不成事的,這時候市場上房子多
買家砍價都特別狠,再加上中介為了促成交易也會幫著砍,所以現在賣房,價格通常高不了,甚至可能比自己預期的低很多。
可能會遇到有價無市的情況,現在市場環境不確定性太多,不光是經濟方面,國際上也有不少不安定的因素
雖然咱們國家很安全,但大環境擺在那兒,有人覺得成交量想大幅上漲難度很大,就算把房子掛出去,也可能只是看著有報價卻賣不出去。
不過這些都是表面能看到的,大家都心知肚明,只要對咱們國家的經濟有信心,看看政府為了房地產市場做的各種努力,就沒必要急著賣房。
最后是對未來房價的判斷,中介常說現在的價格可能是未來幾年的高點,再不賣就晚了,得趁這波利好趕緊出手,以后機會更少。
可實際上沒多少人會把自己住的房子賣了去租房,等著以后房價低了再買回來賺差價,因為未來不確定的因素太多,大家心里還是抱有不少期望的。
說到底任何事情的發展都有起有落,有高潮也有低谷,只要大趨勢是向上的,就不用太擔心。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張丹丹教授從宏觀經濟角度分析過
未來5-10年,中國房地產市場會告別高速增長,進入存量更新和結構優化的階段,房價會和經濟基本面、居民收入增長更匹配,大幅上漲或下跌的可能性都不大,所以買房賣房應該多考慮自己的實際需求,而不是短期的市場波動。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院長鄭志剛建議,普通家庭的房產最好別超過總資產的60%,現在這種市場環境下,調整資產結構、多配置些金融資產,可能比單純考慮賣房買房更重要。
面對“賣房還是不賣房”這個問題,房地產資深人士趙志強的回答挺有道理:“這不光是財務上的決定,還和家庭生活方式緊密相關
每個家庭情況不一樣,沒有標準答案,關鍵是看自己的需求、財務狀況和能承受多大風險,再做合適的選擇,對大多數家庭來說,適合自己的房子才是最好的。”
現在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房地產市場也在經歷大轉型,未來房子會更多回歸居住的本質,而不是單純用來投資的工具。在這個過程中,不管是持有還是賣掉房子,關鍵都得先看清自己的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別盲目跟風。
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喬彬總結說,從長期來看,那些有穩定人口流入、有產業支撐、公共服務配套好的地方,房子還是能保值的;
而人口不斷流出、沒什么產業的地方,房子價值可能會長期承壓。如果是自己住,居住品質和生活方便程度應該放在第一位;如果是投資,就得好好算算回報率和變現的風險。
回到開頭的問題,現在賣房是“明智”還是“愚蠢”,沒有簡單的答案,就像內行人說的,得看你所在城市的發展前景、房子的具體位置、家里的財務狀況和未來的居住計劃。
在房地產市場深度調整的時候,理性分析自己的情況,做符合家庭長遠利益的決定,才是真的明智。
本文章由齊家小編整理發布,部分作品來自互聯網,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直接聯系小編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