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級別,最高是副師級,共有兩位,都出自126師。在時間上,兩人特別令人唏噓,一個是進攻首日,一個是撤退途中。
在第一天就壯烈犧牲的干部為126師副政委林鳳云,遼寧東溝人,1947年參加革命隊伍,親歷過解放戰爭、抗美援朝。1955年被授予大尉軍銜,59年晉升為少校。
對越反擊戰打響前,林鳳云才做完闌尾手術,得知消息便提前歸隊,緊急投入到訓練當中。他之所以如此急切也是有原因的。
126師訓練不足,很多人拿鋤頭的時間比拿槍多,且編制未滿,臨時調入數千新兵才把架子維持住。林鳳云就想早點回去,通過加強訓練,爭取能少流一點血。
上級給126師的任務是往東溪穿插,師部考慮到準備工作還有所不足,為提高凝聚力和戰斗力,便作出一個大膽決定——讓指揮員都下沉到一線。
于是,副政委林鳳云就乘坐裝甲車帶著坦克部隊沖鋒,副師長趙連玉率尖刀團迂回敵后。
林鳳云帶的機械化部隊是開路先鋒,然而行至靠松山一帶時遭遇了越軍的轟炸,他的裝甲指揮車由于天線太密,被當成重點目標而擊中。
因地形限制了坦克的機動,一時間隊伍出現了慌亂。林鳳云見狀下車準備重整秩序,不幸被子彈射中犧牲,年僅51歲。
另一位犧牲的是率尖刀團迂回敵后的副師長趙連玉,遼寧莊河人,1945年9月八路軍海上挺進東北先遣支隊解放莊河時,他立即報名參軍,此后親歷東北的大大小小戰事,表現一直非常出色。
建國以后他被當成重點培養,先后送到南京高級步校、北京軍事科學院學習深造。進攻階段他打得還是很不錯,到3月初接到撤退命令后,他下令:不拋下任何一個傷兵、不丟下任何一具遺體!
并且他還以身作則,多次去勘察地形、制定有利的撤退路線,是一位非常負責的指揮員。3月8日,趙連玉率麾下376團打通了到碩龍的道路,這里距離祖國已是很近,眾人無比喜悅。
可就在他們準備撤回國內時,偵察兵報告越軍有一個營左右的兵力部署在公路兩側想要偷襲。趙連玉決定先將這個營吃掉,保障后續部隊的安全。
3月9日7時,準備完畢的376團向越軍發起進攻,戰至下午5時,越軍的炮兵陣地盡數被摧毀,戰略要點也都被我軍控制。
到了傍晚時分,趙連玉帶著軍事干部登上班瑙北側的一處高地勘察地形,突然遠處傳來了一聲槍響,一顆子彈擦著一名干部的左手而過,干部當即大喊:有敵人,快下山。
話還沒說完,第二顆子彈又飛了過來,376團團長施連星大喊:不好,趙副師長中彈了。這顆子彈直接命中頸部,趙連玉很快就沒了呼吸。
為國征戰的人,都是英雄,值得我們尊敬銘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