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記者從中核集團獲悉,我國規模最大的天然鈾產能項目“國鈾一號”示范工程,成功生產下線“第一桶鈾”,標志著我國天然鈾生產取得突破,將有力保障我國能源資源安全的自主可控。
天然鈾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和能源礦產,鈾資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環體系的前端,是核工業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作為我國核地礦事業發展70年來規模最大的天然鈾產能項目,該項目第一桶鈾成功下線,標志著我國鈾資源開發邁入綠色安全、智能高效的新階段,建成后將為國家能源安全與核工業發展提供堅實的資源保障,同時也將大幅度提升我國天然鈾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國鈾一號’示范工程是我國第三代鈾礦采冶技術體系的重大實踐成果。它構建了以‘綠色環保、遠程管控、智能分析、高質高效’為核心的現代化鈾礦山生產要素,成功打造了新一代的智慧礦山標桿。通過采礦全流程的數字化與智能化分析,實現了鈾礦開采的可預測、可控制。”中國鈾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袁旭表示。
以往我國鈾礦開發主要集中在南方火山巖型、花崗巖型鈾礦,近20年來,北方砂巖型鈾礦找礦取得重大突破,由此,“中國鈾都”開啟了由南向北的大遷移。特別是在2023年,我國發布十大鈾礦找礦成果,預測超過280萬噸鈾資源,主要的鈾資源就集中在北方砂巖型鈾礦,其中鄂爾多斯盆地已成為我國最大的鈾資源基地。
目前,我國在運、在建核電機組總規模居世界第一。“國鈾一號”技術將全面應用、加速推廣到松遼、二連、鄂爾多斯、伊犁等我國北方盆地鈾資源開發,支撐建成一批新的鈾礦大基地,全面保障核能發展對鈾資源的需求。
來源:人民日報
添加小編微信可進行業交流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