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在炮火的掩護下,三野七兵團21軍作為先頭部隊發起渡江戰役。
結果,就在戰斗中途,一通“奇怪”的電話突然打到了21軍軍部。
軍長滕海清剛一接通電話,便聽見對方說道:“首長,我是63師師長,炮打歪了,打歪了!”
一般來說,炮兵部隊發射失誤,應該讓他們立即停止射擊,重新調整方向。結果滕海清直接吼道:“就是打偏了也要接著打!”
聽到這個消息,他為何會發這么大火?他究竟為何不下令停止炮擊呢?
頭腦機靈的戰士
滕海清將軍出生在安徽金寨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中,8歲起便輟學回家跟著父母耕作。15歲時,他又獨自離家來到煤礦中做苦工。
艱難的成長經歷讓他深刻體會到底層人民的不易。漸漸地,他便萌生了革命的想法。
后來他的家鄉爆發了農民運動,緊接著紅四方面軍也成立了。滕海清毅然回到家鄉參了軍,正式開啟了戰斗生涯。
當時他被分配到十一師三十二團,當了一名普通戰士。那時即便是非常勇猛的戰士,也要用三四年才能升一級。
然而,滕海清只用了兩年的時間便升到了連長的位置。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除了他作戰勇猛外,也離不開他機靈的頭腦。
在一次戰斗中,滕海清一人繳獲了兩匹戰馬。在那時所有戰利品都是要主動上交的,但滕海清卻決定將兩匹馬留下來。
他想,自己都已經當連長了,如今卻還不會騎馬,實在說不過去。于是他打定主意,等學會騎馬了再交出去。
結果,就在他回去途中卻遇到了師長倪志亮。
對方見他絲毫不像是要去交馬的樣子,于是便問他牽著兩匹馬要去哪里。
滕海清只緊張了一瞬便立即鎮定下來:“我是幫師長和政委牽的!”
倪志亮一聽便意味深長地笑了笑:“這小伙子真機靈。”說完,他便讓自己的通信員把馬牽走了。
練習騎馬的計劃泡湯,滕海清稍微有些失望。不過他更擔心師長是否發現了他的“小心思”,是否會懲罰他。
果不其然,沒過幾天,營長便找到他讓他收拾行李去師部報到。
這下滕海清就有些緊張了。他問營長為什么要調走他。營長說不是他要調,是團里的通知。于是他又找到團長,結果團長說這是師部的命令。
最終,他只好來到師部報告。倪志亮一見到他便笑著說:“調你來,是想讓你到師部通信隊當排長,你不會介意吧?”
滕海清立即搖搖頭,表示自己干什么都可以。
職位下降了一級,他心里清楚,這是師長給自己的一次“小懲罰”。
不過真正來到部隊他才發現,師長其實對他頗費了一番心思。
這個排是個特殊單位,成員都是一些營連干部,就相當于一個教導隊。只有精英中的精英,才能擔任通信排的排長。
滕海清表面上是降職了,但實際是倪志亮想要提拔他,栽培他。
他覺得又羞又愧,明明自己犯錯了,但師長還對他煞費苦心。
此后,他便倍加珍惜在師領導身邊工作的機會。每當領導們在分析敵情、研究作戰方案以及排兵布陣時,他都聽得非常仔細。
久而久之,他的指揮能力也得到了質的飛躍。
在此后的戰斗中,他帶領著部隊一次次沖殺在前,為部隊立下了數不清的戰功。
隨著他在軍中大放異彩,倪志亮對他也愈發看重。
然而,真正屬于他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將才的養成
1932年,由于國民黨大舉進攻鄂豫皖根據地,我軍決定向川陜轉移。
然而,就在轉移途中,滕海清身負重傷,他的雙眼、嘴巴和左手均被彈片打中,就連門牙都被打掉了兩顆。
敵軍在后方緊追不舍,部隊實在帶不動這么多傷員,于是忍痛做出決定:連級以下的傷員,每人給三塊大洋,就地隱蔽治療。
滕海清一聽自己要被“扔下”,拖著病體找到上級,哭喊著道:“首長,我還要革命呀……”
一個領導忍著悲痛說:“沒辦法,傷員太多了,請你好好照顧自己!”
就這樣,滕海清眼睜睜看著部隊先一步離開,但他卻不甘心就此放棄。
之后他便手拄著竹竿,一瘸一拐地往部隊離開的方向走去。
他走得非常慢,一路上都是國軍以及地方民團。為了避免被他們識破身份,他只能繞遠路而行,并時刻保持警惕。
餓了他就抓把路邊的野菜充饑,渴了他就喝口路邊的積水。就這樣,他憑借著頑強的毅力,經過一個月的艱苦跋涉,成功追上了部隊。
當倪志亮看到穿著一身血衣,光著腳站在雪地里的滕海清時,頓時紅了眼眶:“想不到你還能活著回來,真是好樣的!”
經歷了這次磨難后,滕海清的意志力得到了磨煉,此后不管遇到多么大的困難,他也從未退縮過。
后來他陸續經歷了創建川陜根據地、長征等重大行動。
抗日戰爭開始后,他又先后擔任了129師385旅教導大隊大隊長、新四軍游擊支隊第二大隊隊長。
在此期間,他與劉伯承、陳賡以及彭雪楓等眾多將領結下深厚的戰友情。受他們的影響,他的戰略思想進一步成熟,將帥之風漸顯。
“打偏了也要打”
1949年,滕海清被任命為三野七兵團21軍軍長,率部發起渡江戰役。
戰斗剛一開始,敵人便在對岸架設了無數火炮,朝著我軍狂轟濫炸。滕海清見狀也在岸邊部署好炮兵部隊,試圖壓制對方的火力。
等敵人的火力越來越弱時,滕海清一聲亂炸,數百艘木船如離弦之箭一般向對岸涇縣進發。
然而,就在我軍奮力前進時,突然從右側射來一枚炮彈,將我軍的木船打得七倒八歪。
眾人定睛一看,才發現是敵軍的兵艦。缺乏海上作戰經驗的戰士們,忽然有些慌亂。
在后方坐鎮指揮的滕海清得知情況后臨危不懼,沉著地指揮大部隊繼續前行,并命令一支小分隊靠近敵人兵艦,用炸藥包解決對方。
有了軍長的具體指示,戰士們瞬間穩住軍心,并立即行動起來。當我軍幾艘小船靠近敵兵艦并亮出滿船的炸藥包時,敵人立即慌了神。
他們胡亂開了幾炮后便立即朝著蕪湖一帶逃去,再也不敢猖狂。
滕海清見狀放下心來,接下來就是等著戰士們登陸上岸了。
然而,這時指揮部的報話機突然響起了一陣急促的鈴聲。接線員接通后,對方一反常態地不報告敵情,反而再三要求要與軍長對話。
等滕海清接過電話后,就聽見對方焦急地報告說:“首長,我是63師師長,炮打歪了,打歪了!”
一般來說,炮兵部隊的方向有誤,應該立即停止射擊。豈料滕海清卻突然大怒道:“就是打偏了也要接著打!”
說罷,他便摔了話筒。
眾人紛紛疑惑不解,軍長為何會發這么大火呢?一旁的康政委也忍不住問道:“怎么回事?吳華奪打來的?他那里出什么事了?”
滕海清卻揮揮手說,不是吳華奪,而是敵人在搗鬼!
原來不知道怎么回事,蔣軍突然接上了我軍的電話。他們為了讓我軍停止射擊,便裝作63師師長的口氣,向我軍輸送錯誤敵情。
但滕海清打了大半輩子仗,什么沒見過。就在敵人說第一個字時,他便已經識破了對方的詭計。
況且吳華奪是他的老部下,他難道還認不出對方的聲音嗎?
康政委聽后不禁大笑著說,這真是“假李逵”遇上了“真宋公”,蠢到家了!
就這樣屏蔽了一切干擾后,滕海清成功指揮部隊登岸,并向南方各大城市展開了進攻。
兩天后,在我軍的浴血奮戰下,南京城正式宣告解放。
望著紅色的旗幟飄揚在南京上空,滕海清不由一陣感嘆,壞人被打跑了,他們終于見證了革命的勝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