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戰爭的時候,我軍曾經使用縱隊作為番號,這個縱隊就是后來的軍。每個縱隊的司令員,基本上也都是戰功赫赫的戰將。
一個縱隊一般只有三個師,下轄三個師長。但在華野有一個縱隊卻非常特殊,這個縱隊比別的縱隊多出了一個師,這是為什么呢?
這個“特殊”的縱隊,就是戰功赫赫的華野一縱。縱觀四大野戰軍,但凡占據了一縱這個名頭的,那要么實力悠久、要么戰功很大、要么戰力很強。
實際上,一縱這三點都占了,是華野當之無愧的最強部隊。
華野是山東和華中兩大野戰軍合并而成的,初期的時候就擁有12個縱隊。華野一縱的前身是山野一縱,在山東的時候他們就是絕對的主力。
整編合并之后,他們依然保持著一縱的番號。而這支縱隊的司令員,就是粟裕手下三虎之首的葉飛上將。
說起一縱立下的功勞,那根本就說不清。就說在華野幾次大型戰役中,一縱絕對是功不可沒。
華野整合之前的宿北戰役,一縱面對的對手可是胡璉和戴之奇。戴之奇就不說了,胡璉的整編第11師可是老蔣五大王牌之一,是老蔣最為倚重、最強大的部隊。
在宿北戰役的時候,葉飛面對的就是這樣的部隊。他帶領一縱力戰戴之奇,胡璉見到一縱的戰斗力,甚至都不敢去支援戴之奇。
最后我軍殲滅了整編第69師,戴之奇也因為走投無路選擇了自盡。可以說宿北一戰,葉飛和一縱立下了大功,戰后粟裕更是給了他們高度表揚 。
萊蕪戰役中,一縱力敵李仙洲集團,為我軍包圍李仙洲集團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后來的孟良崮戰役的時候,一縱又承擔了最重要的任務:他們要負責切斷張靈甫和黃百韜的聯系。
這兩個敵人,哪個都不是省油的燈,哪個都是粟裕的大敵。
但一縱以一個縱隊的力量,要面對這兩個敵人的前后夾擊。
不僅如此,他們還要時刻監視著整編第65師,防止對方增援孟良崮。可以說在這場戰役中,一縱一個縱隊被當成了好幾個縱隊用。
可即便如此,一縱還是很好完成了任務,為孟良崮戰役的勝利立下大功。
一縱實力比其他縱隊強大,除了他們本身戰斗力就很強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縱隊的人是最多的。
在其他縱隊都只有三個師的時候,一縱卻有四個師。除了原有的三個師之外,他們還有一個獨立師。這個獨立師的來歷也不小,正是經歷中原突圍之后的皮旅。
皮旅在中原突圍之后來到了華中,中央認為他們既然來到了華中,繼續受中原軍區指揮有些不妥,所以將他們劃到了華中野戰軍。
在華野整編的時候,他們被升格成獨立師,劃歸到一縱麾下。不過這時候,皮定均已經是六縱副司令了,師長成了方升普。
方升普是安徽金寨人,出生于1915年,1929年的時候參軍,也是個老革命了。
方升普上過學,也算是軍中的文化人。他曾長期在紅25軍麾下作戰,在長征的時候,有力支援了主力部隊,對陜北革命根據地的建設也有很大的貢獻。
抗日戰爭的時候,他開始和皮定均合作。太岳軍區成立之后,皮定均是第七軍分區司令員,他則是副司令員,兩人在戰場上配合默契。
中原突圍的時候,皮定均是旅長,他是副旅長,兩人一起指揮了中原突圍。皮定均升為六縱副旅長之后,他也被擢升為獨立師師長。
在葉飛的指揮下,他參與了華野一系列硬仗,尤其是在孟良崮戰役的時候,獨立師在葉飛的指揮下對抗張靈甫和黃百韜的部隊。
不過在1947年12月的時候,這支部隊重新被劃分到晉冀魯豫軍區,就此離開了華野。而在55年大授銜的時候,方升普也被授予少將軍銜。
除了方升普之外,廖政國和劉亨云也被授予了少將軍銜。
廖政國是一師師長,也是一員非常善戰的將領。在抗日戰爭期間,他在前線和日軍作戰的時候曾經身受重傷,還因此失去了一條手臂。
但這并沒能打擊到他,反而讓他更加勇猛了。
在孟良崮戰役的時候,一師負責阻擊敵人,他們就打得非常兇。不管面對多么強大的敵人,他都善于帶著部隊迎難而上。
55年的時候,他被授予了少將軍銜。而另一位55年少將劉亨云,則是三師的師長。
劉亨云也不簡單,他是跟著粟裕的老人了。粟裕在紅七軍團擔任參謀長的時候,劉亨云就是他手下的參謀。
后來三年游擊戰,他也一直都跟著粟裕幾經生死。在粟裕這樣的戰術大師身邊,劉亨云當然也學到了不少,對粟裕的戰術執行得非常到位。
在一縱的四個師長中,只有二師師長劉飛最后被授予了中將。
劉飛在四個師長中參加革命的時間最早。他是在1926年的時候參加革命的,1927年參加了黃麻起義,后來還自己組織起了赤衛軍,他在里面擔任連長。
后來紅軍擴紅,他帶著赤衛隊一起加入了紅軍,不久后又入了黨。因為他是自帶部隊加入的,所以剛參軍他就成了排長。
他打起仗來非常勇猛,經常身先士卒帶隊沖鋒。他在數次反圍剿中立功無數,很快就成了團政委。
后來他經歷了長征,來到抗大學習之后,被調任新四軍參加工作。
在新四軍的時候,他長期在陳粟手下任職。剛開始,他并不是戰斗指揮官,而是后方的政工干部。
但在江陰顧山戰斗中他身受重傷,被送到陽澄湖養傷。養傷的時候他也不閑著,而是積極擴大革命武裝。
之后他逐漸從一名政工干部轉化為軍事主官,在戰場上大放光彩。
解放戰爭剛開始的時候,他就是葉飛手下的一員猛將。他帶領二師和國民黨作戰,打了很多硬仗,面對的也都是最能打的敵人。
1948年的時候,他被晉升為一縱副司令。
當時葉飛的身體不太好,而且需要他指揮的部隊越來越多,所以必須提拔一個副司令來協助自己,他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劉飛。
成為副司令之后,劉飛協助葉飛打了很多硬仗。后來葉飛因病離開部隊,他就成了代理司令員,并帶領一縱參加了淮海戰役。
在淮海戰役中,一縱負責追擊63軍。在到了窯灣的時候,敵人已經無路可逃,和追來的一縱展開了大對決。
我軍在裝備不及敵軍的情況下迅速進入戰斗狀態,劉飛指揮部隊殲敵。他利用敵人士氣不足,軍心動搖等弱點,僅用了八小時就將黃百韜的63軍全部消滅。
這是解放戰爭中,我軍唯一一次用一個縱隊的兵力消滅了敵人的一個軍,他打出了輝煌的戰績。
之后華野組建兵團,原一縱司令葉飛升格為兵團司令,在解放戰爭中表現亮眼的劉飛就順理成章接任了一縱司令的位置。
后來華野整編為三野,劉飛成為20軍的首任軍長,之后還參加了渡江戰役和解放上海的戰役。
55年大授銜的時候,他被授予了中將軍銜,也是當初四個師長中唯一的中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