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四方面軍歷史上的軍長們,堅持到1955年全軍授銜的,大部分獲得了上將軍銜,比如王宏坤、許世友、陳再道,都被評為開國上將。然而紅30軍軍長程世才,只獲得中將軍銜,職務也不像其他幾位那樣突出。
程世才1935年1月代理軍長職務、9月轉正,他執掌紅30軍時才23歲,很了不起。由于軍事才能突出、戰功過硬,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很喜歡程世才。1935年懋功會師后,徐帥還重點向教員介紹了程世才,教員也稱贊程世才年輕有為。
程世才深得徐帥真傳,擅于打運動戰、作風勇猛,嘉陵江戰役和包座戰役都是他的代表作,指揮水平很高。不過這也算是程世才的生涯巔峰了,似乎越往后,他的個人發展越不順利。先是在1937年經歷了西路軍失敗,他的紅30軍損失殆盡。
從星星峽回到延安后,組織上看重程世才的指揮才能,1939年2月出任冀熱察挺進軍參謀長。這個級別不低,并且軍委對挺進軍寄予厚望。程世才的頂頭上司是八路軍120師副師長、我軍名將蕭克。
挺進軍下轄的支隊司令員鄧華、宋時輪,后來都是正兵團級開國上將,這個時候跟程世才屬于平級。此前115師副師長聶榮臻,帶著楊成武等將領開發晉察冀根據地,成績顯著;蕭克也有望帶領程世才等人打出一片強大根據地。
然而事與愿違,因槍決高志遠事件,導致冀熱察挺進軍內部矛盾激化,宋時輪和鄧華都對蕭克持強烈反對意見,離開了挺進軍。他倆走后,軍事上只剩下程世才輔佐蕭克,冀熱察官兵人心浮動。
即便如此,蕭克因不了解程世才,沒有放手使用。程世才主張帶隊回冀東作戰,與上級意見有分歧,并且打了幾次勝仗也得不到認可,反而被蕭克批評戰術及損失問題。最后程世才被調離,輾轉去了延安黨校。戰爭年代,高級軍事指揮員不在前線帶兵,突然回后方黨校、軍校工作的,很多都是出于類似情況。
至于曾經轟轟烈烈的冀熱察挺進軍,人才大量流失后處境越發艱難,終于在1942年撤番,算是不了了之。這段經歷對蕭克、程世才都有一定影響,倒是早早離隊的鄧華和宋時輪,后續發展相當不錯。
這一次挫折后,軍委還是信任程世才。日軍戰敗投降后,中央決定全力開發東北,是人民軍隊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程世才又被啟用了,成為東北民主聯軍3縱司令員。沒錯,就是韓先楚麾下的那支“旋風縱隊”。起初不歸韓先楚執掌,程世才是縱隊首任司令,他的過往資歷明顯強過韓先楚。
3縱是東北的主力部隊,程世才有望大展拳腳,可惜又沒能真正兌現。東北解放軍的“101”首長,很看重軍事人才,不過他更信賴中央紅軍出來的干部。其他體系將領倒不是不能用,但因為不夠熟悉,觀察一段時間后,若不滿意往往會換人。比如萬毅、段蘇權,都是類似情況。表現好的,則會委以重任:像前面提到的韓先楚,是鄂豫皖出來的干部,因發揮出色從4縱副司令提到了3縱司令,又連續打出許多好仗。
程世才早年名氣很大,原本“101”對他也有一定的期望。但是46年四平之戰,敵強我弱的情況下,3縱打得不太好,程世才的指揮被上級點名批評,指出他“分散用兵導致潰敗后果”。1946年10月底,程世才被撤去一線指揮員職務,由曾克林接管3縱,再后來換成了韓先楚。
很遺憾,“101”對程世才失去了耐性和信心,而錯過機會的程世才,此后基本就在地方軍區工作,沒再打上大仗。1955年全軍授銜時,他只被評為中將,職務也不像同時期的名將那樣突出。晚年的回憶錄中,程世才對在冀熱察、東北的兩段經歷,只是輕描淡寫地劃過,遠不如紅軍時期記載得那樣詳細,或許將軍還是有心結的。
本欄目由軍事歷史作家運營,專注于軍情、軍史、戰史、國際關系研究,以專業視角為您還原全貌,帶來精彩細節。作品覆蓋圖文、視頻、音頻領域,歡迎關注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內容,也歡迎您點贊、評論支持,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