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本號文章提到,2021年4月福州頒布“兩江四岸”規劃管控措施,宣布“沿江地塊原則上不再新建住宅”。雖然此后沒能阻止萬科金融港旁的省直濱江地塊蓋起來,但除極個別特殊項目外,總體上剎住了閩江兩岸蓋住宅的亂象,把江畔公共區域還給了福州人民。
從今往后,我希望這項把江景還給百姓的重要舉措能長期堅持下去,福州人民也會睜大雙眼監督實施。早年市區規劃管控不嚴,商品房開發無序,從融僑錦江、半島國際、元洪錦江到江濱中大道300號,北江濱核心地塊被人占了個遍。
即使是后來開發的臺江金融街板塊也難逃一劫,現在每天晚上金融街的玻璃幕墻上播放著樓宇動畫,點綴著閩都榕城絕美夜景。但在一排辦公樓的正中間卻夾雜著一片住宅小區,破壞了CBD的和諧江景。熟悉福州樓市的人都知道,這片小區叫做海潤濱江花園。
這個樓盤當年也是按豪宅定位去建,以大戶型為主,早期只要五六千一平。由于面積大總價高,購房成本比較低,在那個樓市巔峰年代,海潤濱江的二手房價也相對厚道一點。當同屬金融街板塊的陽光凡爾賽宮、中庚香江萬里突破四萬,中庚香開長龍突破五萬之時,海潤濱江最貴也就賣到三萬多一平。
正因如此,前些年這小區二手房成交一直比較活躍,剛開始來問我的人也絡繹不絕。起初我還籠統給個基本原則:一平方不超過2萬元,一定要買就去砍價。但我相信那時房東信心滿滿,沒幾個人能砍得下來。
比如前年8月23日文章寫到海潤濱江跌幅超四成,當時有讀者留言,表示海潤濱江他最熟悉,在那里租房已經住了五年。房東最早2019年就說要賣,結果拖好幾年也沒賣,還跟他們說原來可以賣三萬多,現在剩兩萬多更不舍得賣了。
看到這話我氣得火冒三丈,這房東沒誠意就別賣,把話說出來惡心人干什么呢?不過對于手握現金的買方而言,價位砍不砍得到不重要,只要把時間拖下來就好。
隨著時間推移,籠統的“單價不超過2萬”已不適用,于是我把衡量福州房價的標準又做了細化。去年初有人問我,說看了海潤濱江一套7層122㎡的房源,她還價260萬房東覺得太低,問我該怎么辦。當時看到這話我覺得好氣又好笑,這么高的價居然真想要?于是回了一句讓她還價160萬。
我說這話的意思當然不是真去砍價,而是要讓她明白自己對房價行情的判斷有多大偏差。不知道當時她是否聽勸,真要跑去還價也是吵上一架,打擊一下房東的氣焰罷了。
那么,看起來直接砍100萬有點夸張,這價格能不能買到?是不是我在胡說八道?時隔一年半以后,我們再看該樓盤的法拍價便會知曉。作為一個超級大盤,海潤濱江花園這些年法拍量相當高,有充足的成交案例來參考。今年5月拍出一套高層精裝房,建筑面積160.25㎡,總價277.35萬,單價1.73萬。
一個月后又拍出一套低層精裝房帶車位,其中住宅133.27㎡,車位26.47㎡,總價176.89萬。假如車位按15萬算,那住宅就值1.2萬一平方。可見目前該小區行情也就這樣,去年我給的參考價位是合理的,只要聽進去就能一年保住100萬。
或許有人又要質疑,說你寫的是法拍房,并非正常市面上的二手房。其實我們隨手搜搜也會看到,海潤濱江目前的低層房源開價1.6萬,中高層也都在2萬以下,相比以往確實低了不少。
說來這時候房東沒有那么“自信”了,要看房砍價也比較容易。可問題在于,拖了這么多年,小區越來越老,到如今房齡超過20年,還來問我能不能買的人遠比以前少。非得拖到自家房屋變成不受待見的“老破大”,那些偏要打嘴仗的房東完全是自食其果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