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快!打起來了!備受矚目的“浙BA”杭州東部賽區揭幕戰,7月11日晚在臨平體育館打響,首戰是臨平vs錢塘,“牛狼大戰”。
經過激烈比拼,最終比分76:84,錢塘區獲得比賽勝利。精彩還在繼續,7月13日晚,富陽區和桐廬區將開戰,你的追“球”美食準備好了嗎?
7月13日17:30-18:30,在都市快報官方直播間“橙柿生活家”視頻號上,主播YY為大家帶來富陽區和桐廬區的地道美食!
驚喜福袋等你來抽!
驚喜福袋,每15分鐘就有1個!趕緊來動動手指,輕輕點擊直播間左上方福袋即可參與。
富陽區
▲夏黑。
最近,杭州的“吐魯番”富陽東洲非常熱鬧,因為,葡萄成熟啦!
很多杭州人開車到東洲去摘葡萄,塞滿滿的一后車廂,回去和親戚朋友分著吃,除了 新鮮美味 ,也能感受到杭州農村的豐收喜悅。
這段時間,也是東洲葡萄種植戶最忙的時候,摘葡萄、裝葡萄、賣葡萄、送葡萄,又忙又開心。
▲巨玫瑰。
陸師傅,全名陸銀銀 ,是東洲鎮木橋頭村村民,今年60歲,4年前退休,就和老伴兒一起種了10畝的葡萄。
目前, 已經成熟的夏黑、醉金香、巨玫瑰 ,一顆顆飽滿緊實,看著非常誘人,吃起來很香甜。
▲醉金香。
巨玫瑰/醉金香/夏黑, 凈重5.5斤-6斤/箱,一箱4串左右,可任意組合雙拼,直播間限時專屬價80元(含25元順豐郵費)。
東塢山有句話叫“三口風吹出千年金衣”。“三口風”指的是制作絕活,“千年”指的是東塢山豆腐皮始于唐代,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金衣”指的是豆腐皮薄如蟬翼,營養價值很高。
東塢山一家很有名的豆腐皮廠,掌門人劉益平是東塢山豆腐皮非遺傳人。劉益平說,到他這一代,算是豆腐皮5代傳承了。
▲劉益平(左)
他們家的豆腐皮的名氣非同一般,先后多次榮獲“浙江農業博覽會優質農產品金獎”。豆腐皮廠也被評為:“浙江老字號”、“東塢山豆腐皮”省級非遺工坊、杭州市鄉村產業技能大師工作室。
因為選用的豆子好,用的水好,工藝講究,這里出品的東塢山豆腐皮其皮薄油潤、落水不糊、外形美觀、薄如蟬翼、油潤白凈、品味鮮美。
豆腐皮烹飪簡單,這個季節,炒青菜是無敵搭配,用來制作干炸響鈴、素燒鵝等也是一絕。
東塢山豆腐皮,4包裝(250克/包),原價100元,直播間限時專屬價80元。
每逢立夏前后,江浙一帶有流行吃烏米飯的習俗。烏米飯含有花青素、槲皮素和抗氧化劑等,老杭州們常說:“吃了烏米飯,不怕蚊子咬”。
我們推薦的來自烏米飯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蘭雁君,只用了糯米、南燭汁,純手工制作,天然健康。蒸好后的烏米飯烏黑發亮,清香撲鼻。
▲蘭雁君。
畬香甜烏飯。1袋6個裝,直播間限時專屬價39.9元2袋,69.9元4袋。
桐廬區
01
桐廬玉米餅
桐廬方言又稱六谷餅。粗糧口感配上鮮香的餡料,光看圖片口水就按捺不住了。
老底子手藝,實打實的分量。以玉米粉為主料制餅皮,里頭包裹著桐廬地方特色濃郁的餡料,油里煎炸后香酥可口,嘗一口滿嘴留香。
02
桐廬手工米粿
2014年新增的36道新杭州名點名小吃之一,被中國杭幫菜博物館永久收藏。
外皮Q彈不粘,內餡清爽鮮香。春筍的鮮美,雪菜的清香、豆腐干的五香、蘿卜的清甜糅雜在口中,滋味豐富。
03
桐廬古法酒釀饅頭
內部蓬松,空氣感十足,還帶有少許酒香。吃起來是微甜口感,富有嚼勁。很多人為了這口童年的味道,專門開車到桐廬去買。
04
桐廬手工木薯糕
手工打造的木薯糕,師傅試了數十次配方配比,才有了現在的口感。
不僅好吃,營養價值也高,它的植物纖維吸水性強,增強飽腹感,適合控制體重的小伙伴。
1.桐廬玉米餅。咸香款8個,直播間限時專屬價54元。咸香款16個,直播間限時專屬價98元。
2.桐廬米粿。一盒10個裝(共500克),共2盒,直播間限時專屬價60元。
3.桐廬古法酒釀饅頭。每袋6個(350g),直播間限時專屬價36元2袋。
4.桐廬手工木薯糕。每個300g,直播間限時專屬價45元2個。
巧口餛飩,在桐廬應該是無人不知,這家開在桐廬犄角旮旯的東門老街弄堂里的餛飩店,已經有20多年了。
為了吃這碗老味道,很多人愿意排隊,甚至有些在杭州工作的桐廬人,一大早開車去桐廬,就為了在這弄堂的破桌子上吃一碗餛飩。
他家嚴選原材料,面粉采用的是五星三得利的,里面的豬肉是用新鮮后腿肉,三肥七瘦。
堅持手工制作,餛飩吃起來有老味道,皮薄餡兒大,一口一個。
小蔥也是本地產,青翠香氣好,絕不是外地的那種大蔥,更不用冰凍的蔥哦。
桐廬巧口餛飩(鮮豬肉餡)。2袋裝(20個/袋),原價49.9元,直播間限時專屬價39.9元。
3袋裝(20個/袋),原價65元,直播間限時專屬價55.9元。
桐廬菜是耐人尋味的,充滿著鄉野、山谷、溪澗、江灣的多樣性,這里有豐富的食材,有很民間的治饌手法,包括桐廬的小吃,也令人津津樂道。
王磊,桐廬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畢浦小籠包制作技藝的第四代傳承人。
▲王磊。
2019年,王磊帶著發揚家族小籠包制作技藝的使命,來到杭州,開出了第一家“王繼蓮小籠店”,主打桐廬非遺“畢浦小籠包”。
王繼蓮是他的姑媽,第三代傳人,王磊的技藝是從姑媽手里傳承下來的。
做包子,須是腿肉加五花,肥瘦比一般是三七開,三肥七瘦,既有精瘦度又有油脂,口感最好。肉餡新鮮,是不凝固的(絕非凍品)。
傳統手藝包給你看,就是家里怎么包就怎么包,除了油、鹽、醬油、味精,其他再不加任何調味。
王繼蓮小籠包,30只裝,直播間限時專屬價69元。
文/張婉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