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午,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涇陽尋茶脈,實踐綻芳華”實踐團赴涇陽崇文塔開展文化探訪活動,通過沉浸式體驗陜商文化、秦腔藝術、國學經典與非遺技藝,構建“行走的思政課堂”,引導青年學子在文化根脈中汲取精神力量。
崇文塔合影
在崇文國學館,實踐團成員通過“六經六藝”互動展區與“諸子百家”思想長廊,系統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從“和而不同”的處世哲學到“民為邦本”的政治智慧,同學們深刻認識到傳統文化對當代青年價值觀塑造的重要意義。
國學識百家
華陰老腔的嘶吼震撼人心,皮影戲的指尖技藝精妙絕倫,陜北剪紙的鏤空藝術巧奪天工——在三秦非遺博覽館,實踐團成員通過親身體驗,全方位感受非遺文化的生命力。實踐團指導老師李恒指出:“非遺保護不僅是技藝傳承,更是培養青年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
非遺映三秦
國藝秦腔館內,《三滴血》《血淚仇》等經典劇目的數字化展陳,清晰呈現了秦腔藝術從民間小調發展為“中國戲劇活化石”的歷程。特別在革命戲曲展區,同學們重溫了《白毛女》在解放區的演出場景。實踐團成員說:“沒想到傳統戲曲中蘊含著如此深厚的紅色基因。”
生旦凈丑韻
在陜商文化博覽館,清代商幫的賬本、商票、駝隊模型等文物,生動再現了“走西口”的創業傳奇。“貨通天下、匯通天下”的陜商精神與“誠信為本、義利兼顧”的經營理念,引發同學們對現代職業素養的深入思考。
商脈溯秦中
本次崇文塔之行,同學們不僅觸摸到歷史的溫度,還體悟到文化自信與專業學習的緊密聯結。接下來,實踐團將持續開展非遺進校園、國學經典研讀等活動,推動文化傳承與思政教育深度融合。
供稿人:李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