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1日,中美雙方突破傳統外交慣例,在吉隆坡展開外長級對話。值得關注的是,魯比奧仍列于中國制裁對象名單之中。據路透社等國際媒體報道,王毅與魯比奧此次會談歷時約六十分鐘。在本次會晤過程中,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展現出罕見的"自我約束",刻意回避提及臺灣、新疆、香港及南海議題,甚至未涉及俄烏局勢。整個公開交流環節中,既未對中國施壓,也未進行指責,更未聚焦任何具體爭議點。會談結束后,魯比奧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強調:"這次會談具有實質性的積極成果和建設性意義。"
但令人意外的是,不到兩天時間內,美方態度發生戲劇性轉變,真實意圖逐漸顯現!美國太平洋艦隊指揮官史蒂夫·科勒爾于7月12日在馬尼拉發表講話,將中國捍衛國家主權的正當舉措曲解為"脅迫行為",同時鼓勵菲律賓繼續強化在南海問題上的對抗姿態。科勒爾的此番言論,明顯是在縱容菲律賓持續制造地區緊張局勢。
同日,根據英國《金融時報》援引內部人士透露,美國國防部正積極推動日本與澳大利亞明確其在臺海突發沖突中的潛在角色。報道稱,該提議令日澳兩國深感意外,因為美方自身尚未對此類情形作出明確承諾。知情人士披露,過去數月中,五角大樓在與日澳國防官員的多次磋商中,始終在推進特定戰略議題。主導此項工作的核心人物,正是美國國防部政策事務次長——埃爾布里奇·科爾比。
7月13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突然采取挑釁姿態,妄稱:"基于所謂‘2016年南海仲裁’結論,中國在南海提出的廣泛主權主張缺乏國際法支撐。"同時無端指責中國持續對周邊國家實施"具有挑釁性質"的行為。美方還敦促中國遵守2016年仲裁庭裁決,停止所謂"威脅地區穩定"的相關行動。
顯而易見,自中美外長會談結束不足48小時,這位頑固的反華政客便撕下偽裝面具,再度對中國發起攻擊。需要指出的是,美國并非《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締約國,卻不斷煽動他國利用《公約》對中國施壓。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鄰近海域的主權不容置疑,早在菲律賓獨立建國前,南海區域就已屬于中國版圖。1948年出版的中國行政區域地圖清晰標注了南海斷續線,當時包括美、蘇、日、越、菲在內的各國地圖均據此繪制,并將南沙群島標明為中國領土。
所謂"2016年南海仲裁案"本質是美國幕后策劃支持,由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非法仲裁。為迫使中方接受裁決,美國曾調動"里根號""斯坦尼斯號"雙航母編隊,配屬十余艘護衛艦與驅逐艦以及約150架各型戰機逼近中國海域。面對壓力,中國立場堅定,明確表示不承認此類無效仲裁機構的法律效力。我國三大艦隊精銳盡出,四位上將親臨南海指揮實戰演習,"航母殺手"東風-21D導彈進入戰備狀態。隨后中國媒體發布轟-6K轟炸機在黃巖島上空巡航的照片,美軍航母坐標暴露后被迫撤離我軍火力覆蓋區域。
針對相關問題,7月11日,中國外交部長全面闡述了中方在南海問題上的嚴正立場。王毅指出,菲律賓單方面發起的"南海仲裁案"存在三大根本缺陷:首先違反了當事人同意原則,不具備啟動仲裁程序的法律基礎;其次領土主權問題不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管轄范疇,所謂"仲裁庭"明顯越權;最后裁決內容存在重大謬誤,將太平島錯誤認定為巖礁,嚴重背離《公約》規定。
更為堅決的是,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回應菲律賓就"南海仲裁案裁決"出臺九周年聲明時表示,中方立場一貫清晰堅定,所謂"裁決"實為非法無效且毫無法律效力的廢紙一張。中國堅決反對并拒絕接受任何形式以該"裁決"為基礎的主張或行動。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絕不會因這一非法裁決產生任何動搖。
這是中國政府堅定不移的立場,若菲律賓與美國對此不滿,即便派遣航母戰斗群前來示威,我們也有充分決心和能力讓其承擔由此引發的一切后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