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提前預訂好了青年旅舍,所以冒著風雨一路疾馳希望能早點得到休息,等駛入比較熱鬧繁華和高樓林立的城市才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間,已然到了蘭州。作為我國西北地區最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區域商貿中心之一,這里自古就是“聯絡四域、襟帶萬里”的交通樞紐和軍事要塞,素有“黃河明珠”的美譽,而通過航拍視角,無論城建綠化還是道路交通,看上去都現代感十足且井井有條,頗具大都市風范。
這時在黃褐色河流邊的一座“古風樓閣”突然引起我的注意,便飛過去觀察了一番。而它正是蘭州市最著名的標志性歷史建筑之一——黃河樓。別看它的規模不大,卻內設展覽館、文化交流中心等設施,還會定期舉辦各種文化藝術活動,是座集文化展示、觀光、旅游、游樂、飲食、民俗體驗以及休閑等多種功能于一身的綜合體,所以在2021年已成功被評為國家AAA級景區。
參考相關資料,黃河樓的占地面積64018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51685平方米(包括黃河樓主樓、裙房和地下建筑面積);其主樓為明七暗六的塔式結構,高度為93.39米;樓裙房則以城墻為意象,并在形象上成為黃河樓主樓的堅實基座。據說乘坐電梯可直達黃河樓16樓,把蘭州城景一覽無余,市民游客在這里能夠體驗蘭州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及黃河文化的獨特魅力,盡情感受“黃河之水天上來”的詩情畫意,
讓我驚訝的是,據唐詩及大量史料記載,貌似古代蘭州其實早在唐朝前期就有一座雄偉的黃河樓屹立于黃河一側,大詩人岑參、高適在路過蘭州時,都曾在黃河樓上曾留下了壯美的詩篇,膾炙人口,傳承千古,以致于今天還為人們所傳誦。
而在明代,蘭州黃河兩岸有記載的建筑就有包括望江樓、望河樓、河橋樓、拂云樓、大觀樓、祖師樓、鹽場堡樓等共11座。可惜受當時的技術和生產力限制,這些“黃河樓”均為土木磚木結構,受黃河水侵蝕后,到清代已經消亡殆盡。
眼前的黃河樓其實重建于2019年,總投資近4個億(概算39907.8萬元),它毗鄰蘭州老街,南靠南濱河路,北臨黃河,與北濱河路華夏人文始祖園和銀灘濕地公園隔河相望,早已成為市民游客心目中的休閑勝地和必打卡景點。
圖文原創:阿陸,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請多多留言,歡迎轉發、分享、內容指正、評論、關注和贊賞,希望媒體或個體尊重原創,非本人允許不得轉載!歡迎有正義感的網友讀者看見“盜版”向內容平臺舉報和投訴。需要實景照片和視頻素材可約,本人獨家提供DD代游、代拍、代打卡服務,歡迎洽談,附贈所有拍攝素材。
這座黃河樓所處的位置是“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南濱河中路1501號”,除自駕前往外,蘭州“旅游專線3路”能夠直達,離景區最近的車站叫“秀川新村(臨時站)”,乘坐當地26路、80路、136路、301路可達,下車后需要再走300多米。
因為是在風雨中騎到的蘭州,看見黃河樓后竟突然雨止,故而“詩興大發”,掂兩句以表謝意:“風雨入蘭州,濁浪枕朱閣,千年詩未冷,一霎客中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