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14億人,為啥連小小的內需都拉動不起來呢?如今泡沫破裂的情況越來越多,原本被寄予厚望的旅游業(yè),在2025年突然成了最難做的生意。比如說,青海旅投及其下屬的13家公司集體破產清算,全國各地的古鎮(zhèn)也在批量倒閉。網紅爆款酒店雅朵大幅降價,星級酒店甚至擺起了地攤。
國家統計局7月9日公布了6月份工業(yè)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6月份PPI同比下降3.6%,環(huán)比下降又創(chuàng)新低。很多人不禁發(fā)出疑問,咱們有14億人口,為啥2025年經濟還是不景氣,人口多難道改變不了現狀嗎?不是說人口越多經濟越發(fā)達嗎?想必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或疑問。
給大家看幾個數據,大家就能看明白了。我國人口確實是14億,但月薪過萬的人有多少呢?月薪收入1500元以下的人占比54%,而收入過萬的人占比才2%。收入結構呈現金字塔狀,這可不是個好結構。將近7億人的收入在1500元以下,他們的消費水平能有多高呢?每個月夠吃夠喝就不錯了。看看身邊的環(huán)衛(wèi)工人,他們一天工作那么久,一個月工資又有多少呢?收入低的人,只能降低消費或者不消費。
再看月薪8000以上的人,在一線城市,月薪8000根本不算高工資。一線城市房價動輒三四萬,甚至十幾萬,8000塊錢看似不少,可要是想買套房,不吃不喝得多少年才能買得起呢?哪怕收入2萬多,一旦背負房貸、車貸,說不定每個月還得靠父母接濟,也就是啃老,才能維持生活。這部分人同樣沒有足夠的錢去消費。所以,將近80%的人不敢花錢,也不能花錢。
隨著經濟下行,很多信號都能體現出來,比如拼多多購物成常態(tài),曾經爆火的小龍蝦、鴨脖漸漸無人問津,喝奶茶基本選最便宜的蜜雪冰城,甚至大家都等著商品大促銷,一次買夠一年的量。大家都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并且做好了長期準備。
除非收入結構變成中間大、兩邊小,中等收入人群增多,消費才可能提高。因為沒有足夠進賬,所以不敢消費。有一種說法,從2018年開始就出現了明顯的消費降級。拼多多業(yè)績飛速增長,標志著下沉市場進入大眾視野。大家其實都有需求,但為啥拉不起來內需呢?為啥喊了這么多年跑贏通脹,現在卻感覺通縮就在眼前?因為大家看不到未來的收入,看不到財富積累的可能性,所以不敢消費。
曾經人們敢貸款買房,一是相信房價會漲,二是相信自己收入會漲,貸款支出在收入中的比重會越來越小。但現在大家不相信了。不過,大家仍然會消費,只是會追求一些短期而集中的刺激,所以這幾年演唱會越來越火,去沒去過的國家旅游的人也變多了。
但同時,大家也變得斤斤計較,對于持續(xù)的日常消費以及大額消費,開始計算性價比。比如喝飲料選擇蜜雪冰城的果茶,吃飯拼好飯,旅游拒絕被宰客,不追求高大上的飯店。大家允許一時的放縱,但更需要穩(wěn)定的經濟支撐,日子得細水長流,可經濟壓力下,這“水流”變得越來越細,大家對錢也就捂得越來越緊。其實道理很簡單,不用懂太多復雜的經濟學概念,問問身邊人為啥有錢不敢消費,就全明白了。
中國人一直有個習慣,一有錢首先想到的就是買房買車娶媳婦。除了少數家里有礦的年輕人,結婚買房買車能靠自己全款的有幾個呢?
基本上都是兩邊老人舉全家之力。咱們常說掏空6個錢包買了房和車,緊接著就是生小孩,養(yǎng)孩子更花錢。有調查表明,在中國養(yǎng)一個孩子至少要花費近100萬,這還不算各種補習班、教育費用以及暑假旅游費用。這不得雙方年薪幾十萬才行?要是沒這個經濟實力,誰敢消費?。?/p>
就算有余錢能消費,可中國人有錢后,除了買車買房養(yǎng)孩子,第二件事就是喜歡存錢。中國是世界上最愛儲蓄的國家之一,儲蓄率也名列前茅。為啥存錢而不花掉呢?還是為了養(yǎng)老和以防萬一,萬一有大病、天災人禍或者公司破產等等。中國富起來不過這不到40年時間,過去苦難的經歷還歷歷在目,尤其是父輩那一代,哪敢有一刻放松。
拉動內需的關鍵在于解決收入不穩(wěn)定、保障不足的核心問題,讓老百姓對未來充滿信心,否則內需不足的困局仍會持續(xù)。在當下大環(huán)境不好的情況下,緊縮內需、改善提升收入,是大家普遍的共識。錢難賺,導致大家不愿消費,消費群體減少,市場整體經濟就帶動不起來。所以,大環(huán)境的好轉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面對這種情況,第一,作為普通人,我們要緊跟形勢,不要逆勢而為。我們沒能力改變規(guī)則,那就得深入了解規(guī)則、順應規(guī)則并利用規(guī)則。就好比山坡上滾下石頭,別去推它,首先要想往哪兒跑。要從宏觀層面了解問題,跟上政策趨勢,所以一定要精準解讀財政貨幣政策、央行資產負債表的變動、產業(yè)規(guī)劃文件等等,據此調整自己,從中獲益。
第二,要不斷學習。我一直強調,沒時間學習和不愿意學習的人,在形勢發(fā)生變化時,最早淪為炮灰。通過學習打通上下游,搞懂全流程,這樣能讓你持續(xù)思考,增強反脆弱能力,別讓今天不學習的因,成為明天壓垮你的果。
第三,要建立風險預案。無論什么情況下,都要有底線思維,也就是假設最壞的情況發(fā)生,要有自己的生存方案。
第四,要做到資產軟、負債硬、現金為王。意思是資產價值有彈性,會受經濟和行業(yè)發(fā)展影響,說不定什么時候就貶值了;負債沒有彈性,必須償還,要合理使用杠桿;現金相對更重要,做資產配置時,要多保持一些流動性較好的資產。
我一直很喜歡一句話:在成長的路上,一直為自己修剪不平整。盡管在雕琢的過程中,也曾走走停停、想過放棄,但這朵小花并未枯萎,反而在面對風雨時,更能從容盛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