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家烏利爾·弗拉曾提出一個概念:人際關系的資源理論。
他認為,所有的人際交互實際上都是一種交易,人們合作是為了相互給予和獲取資源。
李笑來也說過:關系的本質,就是一種資源交換。
畢竟,這世上從沒有無緣無故的來往,也沒有不明不白的決裂。
所有的關系,無非就是用你有的,換你要的。
真正好的感情,都是好的生意。
01
能量互換
作家史鐵生和柳青的感情,一直為人稱道。
史鐵生剛坐上輪椅那幾年,心情十分低落,狀態頹廢不堪。
柳青知道后,便勸他:“你為什么不寫點東西呢?我看你有能力寫點什么的。”
史鐵生聽了,這才開始動筆,嘗試寫作。
每次見到史鐵生,柳青總會毫不吝嗇地鼓勵他,帶給他許多能量。
柳青遇到困難時,史鐵生也會主動找到他,給他加油。
有次,柳青嘗試劇本創作,但作品反響一般,他頓感挫敗,甚至想就此封筆。
史鐵生知道后,堅定地對他說:“你不要輕言放棄,我相信你能創作出令人贊嘆的作品。”
多年以來,兩人互相為對方賦能,攜手邁過人生路上的一道道難關。
說實話,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是一場能量互換。
長久的關系,都需要依靠同頻的能量來維系。
作家大冰在《保重》中,寫過朋友包先生的故事。
對他而言,包先生就是他的加油站。
大冰每年都有一段“自我否定期”,那段時間,他毫無靈感,覺得人生一片灰暗。
只有包先生會找到他,跟大冰聊書中的人物,分享自己的感觸。
在對方的賦能下,大冰才重拾信心,繼續寫作。
自從包先生退休以后,時不時就會覺得生活索然無味。
大冰得知后,便常常帶著幾瓶酒找到他,跟他暢聊一夜。
兩人雖然有年齡差,卻能互相鼓勵,彼此溫暖,相伴而行。
復旦教授陳果曾說:
“只有同等能量的人才能相互識別,只有同等能量的人才能相互欣賞,只有同等能量的人才能成為知己。”
人這輩子,難免會有精力枯竭的時候。
但因身邊有了能量對等的人,你才能重新匯聚力量,以更飽滿的狀態扛過現實中的風雨。
也只有這樣的人,方能與你同行,走過漫漫人生路。
02
思維互換
聽過一句話:
“朋友是需要交換觀點的人,而不僅僅是交換感情。”
思維不對等的兩個人,溝通都不在一條直線上,關系自然無法長久。
唯有可以發生思維互換的關系,才能相處不累,久處不厭。
最近,重溫了電視劇《覺醒年代》,對陳獨秀和李大釗的友誼尤為感慨。
雖然他們性格迥異,卻在思想上高度契合,互相彌補。
兩人因《甲寅》雜志而相識,初次見面便相談甚歡。
剛開始,陳獨秀崇尚法國大革命,在李大釗的介紹下,他才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
自此,他改變了自己以往的想法。
而陳獨秀也帶給了李大釗許多思想上的啟發。
他對李大釗說:“文明其思想,野蠻其體魄,心理體力合二為一,世上事才有可為。”
受此影響,李大釗才從“書齋理論”轉向“行動主義”,開始深入群眾生活。
后來,他們一起為《新青年》雜志撰稿,影響了一批又一批的有志青年。
兩人通過思維交換,互為補充,創造了南陳北李的神話。
心理學家丹·艾瑞里說:
“所謂的關系,不過是一場精確的匹配游戲,最重要的是門當戶對。”
兩個思維認知迥異的人在一起,無疑是雞同鴨講,永遠不可能產生共鳴。
要明白,人與人之間最舒服的關系,便是你懂我心,我知你意。
只有遇到可以在思維上交換的人,方能擁有一段真正深厚久遠的關系。
03
價值互換
余秀華說過:
“好的關系,一定是有所圖的。”
年輕時,總以為感情摻不得一絲利益。
到了真正成熟的年紀,才發現,感情只能靠彼此的價值來維系。
導演斯皮爾伯格還沒成名時,經常看喬治·盧卡斯導演的電影。
有次,他在片場遇到了喬治,十分激動地走到對方面前,想要結識一番。
可喬治敷衍兩句,便轉身離去。
后來,斯皮爾伯格憑作品走紅,喬治得知后便主動邀請對方結識。
兩人時不時約著一起看電影,還為彼此的電影事業提供了很大助力。
有人曾問斯皮爾伯格:“難道你不會覺得盧卡斯有點過于功利了嗎?”
斯皮爾伯格卻笑著說:
“當你無法與別人交換價值,交情自然無法建立;當你變得強大、變得優秀,自然能收獲長久的關系。”
任何關系,本質都需要價值的互換。
當你無法給到對方相應的價值時,別人只會對你冷漠視之。
但當你到了一定的高度時,人們自然會對你趨之若鶩。
企業顧問張琦早年間,曾在一家培訓公司做接待。
有次,董明珠來參加活動,許多人都跑去合照、要聯系方式。
張琦本想找對方簽名,可一想自己就是個小透明,即便加上了聯系方式,對方也不會記住自己,便沒有過去。
直到多年后,她的培訓視頻爆火,網上到處都是她的名字。
她也因此受邀到格力參訪,這次董明珠一眼就認出了她。
董明珠還熱情地對在場的參訪人員說,自己是張琦老師的粉絲。
她不僅主動和張琦合影,還親自為對方做講解,帶張琦參觀格力車間。
最后,張琦感慨道:“只有當自己有對應價值,去與別人交換時,社交才會有良性的結果。”
作家邁爾斯說過:社交的本質就是各取所需。友誼和愛情都根植于公平交換回報之上。
好的關系都是勢均力敵,只有價值對等的人才能走到一起。
你幫別人搭橋,別人幫你鋪路。
當你與能夠發生價值互換的人來往時,關系才能維系得更加長久。
社會學家霍曼斯曾說過,這世上最長久的關系便是泥土和樹苗。
樹苗在泥土里生長,長成了參天大樹;落葉又被泥土吸收,從而更加肥沃。
兩者相互滋養,你來我往,才能生生不息。
好的關系,亦是如此。
成年人的感情,維系一時并不難,難的是經營一世。
而所有長久相處的兩個人,都是有生意來往的。
當你搞清楚了這一點,你的關系才能變得歷久彌深,堅不可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