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最大馬力量產車榜單的起點已經來到1020匹。
電驅狂潮、混動暴力、渦輪信仰,正把“千匹”從夢想變成日常。在這份基于Motor1排名重整的榜單中,酷樂為你從最入門的Plaid到Tuatara Striker,揭開20強“地表強權”的上半場。
而這一次,小米SU7(參數丨圖片) Ultra不再是“彩蛋”或“補錄”,而是實實在在地,以1548匹之姿,躋身世界最強馬力車之列。
中國制造,首次正面進入馬力俱樂部。
Author / 酷樂汽車
馬力:1,020 hp
扭矩:1,050 lb-ft(約1,424 Nm)
售價:¥74.3萬起 / ¥77.9萬起
加速:0–100 km/h 2.0秒
最高車速:322 km/h(Model S)
千匹電馬的入門門檻由特斯拉打下。
三電機架構下,Plaid版本輕松釋放超1000匹馬力,Model S專注極限性能,Model X則以SUV身材挑戰空氣阻力。這是“性能民用化”的第一個樣本,也讓加速快過超跑的電動車,變得可以加錢選內飾。
馬力:1,025 hp
扭矩:1,198 lb-ft(約1,624 Nm)
售價:預計¥90萬以上
加速:0–100 km/h 2.5秒
最高車速:209 km/h
美式“電四驅大力怪獸”。
R1T皮卡和R1S SUV以四電機形式爆出1000匹以上扭矩,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高性能全地形平臺。它不像Plaid那樣追求極速,而是把每一匹馬力都用于通過性、牽引力與載重穩定性。這是把Model X拉去露營之后的進化結果。
馬力:1,063 hp
扭矩:未公布(估值約1,100+Nm)
售價:¥3500萬元(預估)
加速:0–100 km/h 2.9秒
最高車速:352 km/h
F1變街車,從不是PPT操作。
AMG ONE將真實F1 1.6升V6渦輪混動系統裝入公路車輛底盤,每分鐘轉速破11000,燃燒、能量回收、MGU-H/MGU-K全數上陣。它貴,不為量產,但代表當代混動賽技的天花板。
馬力不靠排量靠物理極限,極度可怕,也極度浪漫。
馬力:1,064 hp
扭矩:828 lb-ft(約1,122 Nm)
售價:¥130萬元起
加速:0–100 km/h 2.3秒
最高車速:375 km/h
Corvette進化到第八代,終于跨進千匹陣營。
LT7 5.5L V8雙渦輪全新架構,高速后驅暴力輸出,空氣動力套件拉滿,不再是“美式玩具車”,而是拿得出手的超跑競爭者。它馬力夠、價錢實、設定兇,是目前最接近“窮人布加迪”的產品。
馬力:1,160 hp
扭矩:664 lb-ft(約900 Nm)
售價:¥2,580萬元
加速:0–100 km/h 2.5秒
最高車速:354 km/h
Valkyrie是“空氣動力本尊”Adrian Newey的實車遺作。6.5升自然吸氣V12配電動系統,總輸出1,160匹。內飾如戰斗機,底盤如方程式,排氣如交響樂。
它不是為上路設計的,是被法規勉強“放行”的賽道之子。
馬力:1,184 hp
扭矩:793 lb-ft(約1,075 Nm)
售價:¥2,880萬元
加速:0–100 km/h 2.1秒
最高車速:350 km/h
Ferrari告別V12時代的開始。
3.0升V6混動系統輸出接近1200匹,首次打破“大排量神話”,真正以“功率密度”贏得面子。雖然被指缺少靈魂,但從馬力和速度上,它壓倒LaFerrari。問題是,你買不到,全數售罄。
馬力:1,234 hp
扭矩:1,430 lb-ft(約1,940 Nm)
售價:¥183萬元起
加速:0–100 km/h 1.89秒
最高車速:330 km/h
電動行政轎車的暴力范本。Lucid以三電機構建Air Sapphire,一邊是寬敞后排和音響系統,一邊是碳陶剎車與彈射控制。別被它安靜騙了,這是一臺會把你按在座椅上的“電動S級獵殺者”。
馬力:1,250 hp
扭矩:973 lb-ft(約1,320 Nm)
售價:待公布(預估¥160萬元左右)
加速:0–100 km/h 2.2秒(預估)
最高車速:未公布
ZR1還不夠?那ZR1X是你要的答案。
LT7 V8+電機+前軸驅動=混動版四驅Corvette怪獸,等于便宜版SF90。這是一種徹底的技術釋放,也標志著通用在混動平臺上的野心開始轉向更具戰斗性的產品線。你可以說它是E-Ray的變態版,但它的賬面數據已經超越大多數歐洲車廠旗艦。
馬力:1,258 hp
扭矩:988 lb-ft(約1,340 Nm)
售價:¥1,540萬元
加速:0–100 km/h 2.7秒
最高車速:350 km/h
W1是P1繼任者,也是邁凱倫面對混動世界的正面回應。V8雙渦輪繼續堅守戰斗邏輯,輔以混動系統強化扭矩填補。整體設定偏理性,結構也延續自P1以來的空氣動力核心,只是馬力增長了將近50%,賽道焦點更集中。
馬力:1,350 hp(E85可達1,750 hp)
扭矩:984 lb-ft(約1,335 Nm)
售價:¥1,390萬元
加速:0–100 km/h 2.5秒
最高車速:475 km/h(實測)
美式速度狂魔。SSC Tuatara于2022年以475 km/h實測極速封神,Striker版本強化冷卻系統與空氣通道,定位偏賽道。雙渦輪5.9L V8只喝高辛烷,沒電機沒輔助,靠機械力量純粹推爆輪胎。
它不是交通工具,是馬力炸彈。
馬力:1,350 hp
扭矩:1,350 lb-ft(約1,830 Nm)
售價:¥1,450萬元
加速:0–100 km/h 1.9秒
最高車速:407 km/h
這是加州人做的一場“高性能科幻片”。
3D打印車架、中央駕駛座位、混動V8動力,輕到像概念車,快到像戰斗機。Czinger的優勢從不在品牌,而在制造技術的暴力突破,21C VMax更是這場實驗的高性能封頂版。每一匹馬力,都經過數字化建模的強度驗證,是設計軟件堆出來的未來。
馬力:1,385 hp(E85燃料)
扭矩:1,020 lb-ft(約1,383 Nm)
售價:¥2,690萬元
加速:0–100 km/h 2.5秒
最高車速:450 km/h(估值)
這是一臺手動擋超跑 —— 沒錯,是帶“離合+排擋”的真·手動。
CC850擁有Koenigsegg自研的九速Light Speed Transmission,可實現手動與自動無縫切換。E85燃料下馬力逼近1400匹,整車輕盈極致,比例幾近完美。你可以說它復古,但實際上它用未來技術模仿過去駕駛的浪漫。
馬力:1,548 hp(1138kW)
扭矩:1,770 Nm
售價:¥60.0萬元+
加速:0–100 km/h 1.98秒
最高車速:350 km/h
首次有中國電車進入全球馬力榜主線。
小米SU7 Ultra采用三電機四驅,峰值輸出超1500匹,極速350公里/小時,官方百公里加速壓進2秒內。它不是概念車,也不是套件車,是一臺“能上綠牌”的馬力機器。無論品牌感如何,這臺車已實質性突破“電動平權”的性能底線。
馬力:1,775 hp
扭矩:1,696 lb-ft(約2,300 Nm)
售價:¥2,920萬元起
加速:0–100 km/h 2.0秒
最高車速:444 km/h
W16下崗,V16接力,Bugatti的新旗艦進入“機械美學極致區”。
自然吸氣V16+三電機組成混動總成,1548匹純油機+227匹電機形成復合輸出平臺。內飾控制臺采用陀飛輪機械表原理制作,一切機械結構均可視,車輛本身就是工業藝術展覽。
Tourbillon的馬力不是“實用”,是“炫耀工程的完成體”。
馬力:1,817 hp
扭矩:1,193 lb-ft(約1,618 Nm)
售價:¥1,310萬元
加速:0–100 km/h 2.5秒
最高車速:498 km/h(目標)
你可以不喜歡德法英意品牌,但你不能不怕德州出品的暴力機。6.6升V8雙渦輪,機械增壓無輔助,全碳纖維殼體、賽道版Revolution下探到極限下壓力,極速逼近500km/h。這臺車馬力不算最強,但它的調校暴躁、設定瘋癲,是機械崇拜者最后的信仰寄托。
馬力:1,877 hp
扭矩:1,741 lb-ft(約2,361 Nm)
售價:¥3,500萬元
加速:0–100 km/h <2.0秒
最高車速:300 km/h
限量10臺,全球搶光。
B95是Pininfarina把設計天賦灌入馬力之軀后的極簡之作 —— 無頂、無擋風玻璃、全電動四驅。它更像電動版的Speedster,但馬力比油車高出整整一倍。所有力量集中于0-200km/h加速區間,是一臺“高性能純電藝術品”。
馬力:1,900 hp
扭矩:1,741 lb-ft(約2,361 Nm)
售價:¥1,580萬元
加速:0–100 km/h 1.79秒
最高車速:357 km/h
Battista和Nevera共平臺,但風格更優雅。四電機獨立控制、碳陶剎車、賽車底盤,融合GT舒適屬性,馬力破千卻不需要你繃著臉開。它是一臺“你愿意開給乘客體驗加速的電車”,而不是“只適合直線發瘋的加速箱”。
馬力:1,972 hp
扭矩:1,254 lb-ft(約1,700 Nm)
售價:¥1,650萬元
加速:0–100 km/h 2.6秒
最高車速:351 km/h
Lotus從輕量跑車轉型電驅怪獸,Evija代表著品牌的徹底重構。四電機1972匹馬力,搭配極致空氣通道設計,使得整車更像“風之導管”。它不是為了街頭啟動線而生,而是為Track Mode下的電控精確度服務。輕量化和暴力終于在電驅上找到交匯點。
馬力:1,984 hp
扭矩:1,475 lb-ft(約2,000 Nm)
售價:¥2,260萬元
加速:0–100 km/h 1.72秒
最高車速:440 km/h
來自日本的電動黑馬。
Aspark作為工程服務公司用“副業”造車,四電機近2000匹馬力,整車重量控制在1900公斤以內。Owl既有加速記錄,也有極速水平,更關鍵的是,它極度克制、不喧囂,是屬于技術流玩家的極限之選。
馬力:2,107 hp
扭矩:未公布(估值約2,400+ Nm)
售價:¥1,770萬元
加速:0–100 km/h 1.74秒
最高車速:412 km/h
四電機分布控制、自研電池組、自研控制芯片,Rimac Nevera R像一臺帶輪子的芯片實驗室。它不僅是性能表現最好的電動Hypercar,更是電驅結構的技術展示平臺。無論是賽道連續圈速、還是極速沖刺,Nevera R都做到了“傳統超跑做不到,電車也不該做到的”。
馬力:2,300 hp
扭矩:2,028 lb-ft(約2,750 Nm)
售價:¥1,200萬元起
加速:0–100 km/h 1.9秒
最高車速:400+ km/h
這是地球上馬力最大,且能坐滿一家四口的量產車。
5.0L雙渦輪V8+三電機系統輸出達2300匹,整車以GT理念開發,具備后排、座椅通風、Bowers & Wilkins音響系統,但每一個零件都能耐受賽道強度。它的最大意義是證明:“你可以什么都要,而且都做到。”
這21臺車,是2025年地球速度天花板。
從特斯拉Plaid到Gemera,從小米到布加迪,從戰斗座艙到4座家用,再沒有哪個年代,能看到如此豐富又極端的馬力選擇。
而在這之中,小米SU7 Ultra的入榜,不僅僅是性能突破,更是中國汽車工業體系全面介入速度領域的證明。
中國制造正在迅速的變強。
如果未來還有比馬力更值得爭奪的戰場,那可能是能耗密度、冷卻效率、系統延遲 —— 但這一刻,馬力仍是性能的第一張入場券。
More
今日日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