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報道,7月9日,特朗普在白宮會見了利比里亞、塞內加爾、毛里塔尼亞、幾內亞比紹和加蓬這5個非洲國家的總統。這一事件看似平常,背后卻暗藏玄機,特朗普很可能又在盤算針對中國的新策略。
這5個被邀請的非洲國家有個顯著特點,那就是礦產資源極為豐富。像黃金以及在電子設備、電動汽車等領域至關重要的稀土,在這些國家儲量可觀。而美國呢,在關鍵礦產領域,尤其是稀土方面,對中國進口依賴程度頗高。
特朗普與博阿凱(資料圖)
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顯示,過去多年,美國超過80%的稀土進口來自中國。這種高度依賴讓美國在相關產業發展上,猶如被人扼住咽喉。特朗普上臺后,一直致力于推動“美國優先”政策,其中“制造業回流”是重要一環,而這離不開關鍵礦產的穩定供應。所以,拉攏這5個礦產資源豐富的非洲國家,特朗普試圖構建一條將中國排除在外的關鍵礦產供應鏈。他想通過這種方式,降低對中國礦產的依賴,增強美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自主性。比如,美國國內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迅速,對稀土中的鋰、鈷等需求大增,若能從這些非洲國家穩定獲取,就不用再擔心中國可能因各種因素減少出口帶來的沖擊。
除了礦產資源,美國此次拉攏5個非洲國家,還有更深層次的地緣政治目的,那就是抗衡中國和俄羅斯在非洲日益增強的影響力。長期以來,中國和非洲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中非合作論壇機制不斷推動雙方在經貿、基礎設施建設、人文交流等多領域合作邁向新高度。中國在非洲建設了大量基礎設施,像蒙內鐵路,它改善了肯尼亞的交通狀況,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為肯尼亞創造了數萬個工作崗位,也加強了肯尼亞與周邊國家的貿易聯系。
反觀美國,以往對非洲重視不足,特朗普首個任期內甚至從未訪問過非洲。如今看到中國在非洲影響力穩步提升,美國坐不住了。美國試圖通過這次會晤,在非洲重塑影響力,削弱中國在非洲的話語權。比如,在一些國際事務中,美國可能會鼓動這些非洲國家與中國唱反調,干擾中非之間正常的合作項目。美國還可能利用經濟援助、貿易優惠等手段,吸引非洲國家倒向自己,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然而,特朗普在這次會晤中的表現,卻給雙方合作前景蒙上一層陰影。現場視頻顯示,在毛里塔尼亞總統發言時,特朗普顯得極不耐煩,不僅一直搖頭、打手勢,甚至直接打斷對方發言。隨后,又以“還有其他日常安排”為由,要求剛發言僅1分鐘的幾內亞比紹總統恩巴洛加快速度。這種傲慢無禮的行為,嚴重違背外交禮儀。
特朗普與非洲5國領導人共進午餐(資料圖)
非洲國家雖然在經濟、技術等方面相對落后,但他們有著強烈的民族自尊心,渴望得到平等對待。特朗普這種高高在上的姿態,無疑會讓非洲國家心生不滿。對比中國與非洲國家交往,中國始終秉持著平等、互利、共贏的原則,尊重非洲國家主權,傾聽非洲國家訴求。中國的專家、技術人員在非洲工作時,與當地民眾打成一片,共同為非洲發展努力。而美國長期以來將非洲視為“援助對象”,骨子里的優越感難以改變,如今想從“援助”轉為“貿易”,卻又放不下傲慢架子,怎能讓非洲國家安心與之合作。非洲國家領導人也不傻,他們清楚自身利益所在,不會僅僅因為美國的幾句承諾,就輕易放棄與中國多年建立起來的良好合作關系。
面對美國這次針對中國的小動作,中國需要保持高度警惕。一方面,中國要繼續深化與非洲國家的傳統友誼,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進一步拓展與非洲國家的合作領域,提升合作質量。例如,加大在非洲清潔能源、數字經濟等新興領域的投資,幫助非洲國家實現產業升級,增強非洲國家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讓中非合作更加緊密、更加牢固。
稀土(資料圖)
另一方面,中國要加強與其他資源豐富國家的合作,多元化資源進口渠道,降低因美國干擾可能帶來的資源供應風險。在全球范圍內,除了非洲,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等國家在礦產資源方面也頗具優勢,中國可與這些國家進一步加強資源領域合作。同時,中國自身也要加大在關鍵礦產資源勘探、開發以及替代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提高資源自給率。通過這些措施,中國能夠有效應對美國可能的圍堵,在國際經濟、政治博弈中占據主動地位,保障自身發展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