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郝斌
來源|汽車服務世界(ID:asworld168)
每每提到汽服行業的用工難問題,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用工荒”,但事實上,行業的用工難困境,遠遠不止“缺人”這一點。
舉個例子,最近筆者在一個同行交流群看到很多老板在聊“被員工仲裁”的事情,其中有個老板說,自己剛剛經歷一名僅工作8天就被拋光機把鼻梁骨打了,索賠了12萬,更是讓人感觸頗深。
這讓我想起前幾年剛入職某全國連鎖時遇到的一個案例。一名工作滿一年的員工,辭職后立即提起仲裁,原因是沒簽合同、沒上保險。
這個員工當時的月薪在1萬左右,但提出仲裁后,光“沒簽合同雙倍工資”這一項,就能索賠12萬,加上保險補償和罰款,老板可能要損失15萬。
不過,這個事情后來有了轉機。這名員工是被同事鼓動才仲裁的,而且他在職期間曾因操作不當導致一輛奔馳C系發動機爆缸,當時老板自掏腰包買下了事故車,修好后又賣出,幾萬元的損失沒讓員工承擔一分,可謂仁至義盡。最終調解后,雙方以2萬多元達成和解。
這個案例到現在都讓我記憶深刻,一方面是我當時是調解人,另一方面這實在是一次“用真金白銀買來”的警鐘:現在員工的維權意識太強了,靠"哥們義氣"那套已經行不通了。甚至有些"職業維權者"專門鉆這個空子,企業一旦被鉆了空子,損失真的不小。
下面具體展開聊聊汽服店在這方面的用工問題。
一、汽服店和員工關系的本質
大部分汽服店和員工的關系,就是老板和員工的關系其實很微妙,好時如膠似漆,翻臉時咬牙切齒。
“老板抱怨招不到好員工”、“員工抱怨遇不到好老板”,這兩類吐槽的聲音我們都沒少聽。
殊不知好老板和好員工,其實是需要雙向奔赴的,而不是靠碰運氣。即使碰巧遇到了好員工,也可能因為水土不服導致員工離職。
優秀員工往往很挑剔,就像千里馬(參數丨圖片)需要伯樂。如果門店環境留不住人才,就要先打造適合人才發展的土壤,或者至少老板自己要先具備“伯樂”的潛質。
我認為管理有五個維度:道、德、情、理、法。像胖東來就接近"道"的境界,員工自發為企業付出,真誠服務客戶。
目前,胖東來的管理確實是能看到最接近于“道”維度的方式,員工自發的為企業付出,大多也都能珍惜這份工作,同時也將客戶置于親人的位置。能做到真正的讓消費者放心,在如今消費品質量堪憂的背景下,這無疑是可以打動消費者的一點。
可能也有老板會告訴自己的員工,要拿消費者當衣食父母,但在沒有相對應的激勵機制的情況下,直接要求各種KPI,但無疑是緣木求魚。因為員工心里明鏡似的:老板嘴上說客戶是上帝,考核的卻是轉化率和客單價。這種言行不一的矛盾,只會讓員工抵觸、更不用說執行力了。
聰明的老板都明白,想讓員工真心實意服務客戶,首先要讓員工感受到被善待,其次就是老板自己要當好“帶頭大哥”。
二、老板要當好“帶頭大哥”
那么問題來了,怎么當好這個“帶頭大哥”?才能搞好和員工的關系,并且提高門店的綜合能力呢?
門店經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作為"帶頭大哥",首先要三觀正,面對誘惑能守住底線。
這不是說主張門店不賺錢或者少賺錢,而是要取之有道。畢竟直接服務客戶的是基層員工,如果他們滿腹怨氣,怎么可能服務好客戶?
其次,老板這個“帶頭大哥”,要干好四件事。
第一件事,擺正心態。
世上所有的關系都是相互的,戀人之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恨,老板和員工之間的本質是平等的價值交換。
員工用勞動時間換取報酬,不存在誰欠誰。即便幫助員工是自愿的,也不要指望回報。就像父母撫養子女、子女贍養老人,都不是天經地義的。
明白這一點,就不會對員工的"背叛"反應過度,更不會被“我養了你多少年了、剛來的時候什么都不會現在翅膀硬了、我沒虧待過你”等負面情緒裹挾,這種負面情緒只會讓老板自己的怨氣更重,讓員工的執行力與預期差距更大。
第二件事,知人善任。
老板要學會識人、用人。
干私活、吃回扣、撬客戶、勞動仲裁等等,這類的事在我們行業里其實不少,所以我們也經常會聽到有老板說員工是白眼狼。
這種情況有兩種可能,一個是他本來就是這類不懂感恩且吃里爬外的人;另一種可能是,這是被老板自己一步步“培養”出來的。
所以,老板在招聘員工的時候,要擦亮眼睛,能否快速了解員工、并且看到員工的本質,這是至關重要的,不然真的會引狼入室。
另外,如何用好員工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俗話說“用人之長天下無不可用之人,用人之短天下無可用之人”,如何用人也是要基于識人之上,用長莫用短。
同時,身教勝于言傳,老板怎么做比怎么說更重要,門店更要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
這對于員工的成長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如果老板和員工都三觀正,能做到想客戶之所想,憂客戶之所憂,那員工不成人才都難了。
第三件事,物質精神雙激勵。
現在人更看重物質,精神激勵反而成了稀缺資源。
如果門店能在滿足員工薪資需求的同時,加入更多精神上的激勵,那么就算公司不大、晉升空間有限,也能賦予員工使命感和責任感,萬一以后老板的生意做大了,這種方式既能培養人才、還能反哺企業文化,讓老板自己和團隊都不忘初心。
第四件事,用工一定要嚴格按照勞動法執行。
即便員工主動不上保險并簽了協議也不行;除了社保,員工意外險也絕不能省,關于這一點,前不久發生的“00后汽修工發生意外,汽服老板賠償72.8萬”就是前車之鑒,安全事故無小事,保險雖不能避免事故,但能最大限度降低和員工之間的糾紛、以及自身的經濟損失。
三、破局之道在于雙向奔赴
前面說過了,老板與員工的關系是雙向奔赴的,所以對員工而言,提升自己也是必不可少的,畢竟誰都想找一個有長期發展的好平臺。
不過,站在一個很現實、很客觀的角度,更好的發展平臺對應的一定是更強的自我價值。
員工價值如何提升?
首先,作為員工要具備扎實的基本功。
對于維修技師來講,技術就是賴以生存的基礎,如果有了基礎,再有服務意識、溝通能力、執行能力,那么不就是如虎添翼了嘛。
其他的崗位也是如此,如果基礎不牢固,蓋再高的樓最終也脫不開倒塌的命運。
其次,想賺更多錢,先讓自己更值錢。
要對自己有清晰的認知,也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具備什么。
絕大部分老板其實是愿意適當培養員工的,只是培養的程度視能力高低和資源多少存在差異,但前提是員工得有學習的能力,否則再有錢有心的老板,也不會愿意做無用功。
競爭力的本質,就是學習能力。
第三,沒別的意思,但員工和老板要相互有同理心。
現在各行各業都難,汽服店老板的日子并不好過。
員工的確每天一睜眼就是房租/房貸的壓力、育兒的壓力、生活成本的壓力,而老板每天一睜眼也有房租上漲的壓力、進店車輛減少的壓力、單車產值降低的壓力、同行低價內卷的壓力、欠賬難回收的壓力等等,相互之間可以多一份理解。
退一萬步講,緣來則聚,緣盡則散。老板選擇員工時,要了解清楚對方的需求,滿意且能滿足員工需求,就竭盡全力的留,不行也不能苛求;而員工入職時大概率也能知道一家企業的規范程度,不能接受大可另謀高就。
汽服行業朝著健康發展前進的每一步,都藏著汽服企業老板及員工雙方之間的理解與配合,老板們不再把員工視為成本而是最重要的資產,員工們也不再把工作僅僅當作謀生手段而是事業平臺。
用工難題的破解之道,就在于這份雙向的奔赴與成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